Sunday, September 02, 2007

媒体公主



戴妃死得很热闹。十周年的忌日也很热闹。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老师特地播放戴妃婚礼的录像带给我们看。当时搞不懂这个洋婆结婚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直到今天,始终不清楚这个女人的生与死对世界的实质意义。

对英国人而言,她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她过世时,白金汉宫外的花束铺排出英国人的悲痛。

戴妃香殒十年了。肯辛顿宫挤满了前来悼念她的人。今年,两位王子和英国媒体为她的忌日忙得“不亦乐乎”。首先是举办演唱会纪念母亲。威廉王子更在媒体镜头前侃侃而谈演唱会。接着,王子也选择拿出自己丧母之痛与摄影机镜头对焦,站在英国媒体的光圈下让全世界和他们一起分担。他们的失去成了当天英国广播网站新闻的头条。

忌日将近,戴妃在新闻时段抢尽锋头,新闻价值丝毫不减。英国媒体绝不容许自己捧出来的公主随泡影而逝。

公主、媒体与公众的三角关系缺一不可。公主通过媒体巩固自己非凡的形象;公众更需要美丽的假象;媒体成了中介人。

庶民的心理让公主的概念存在了。公主因此不必清洗家里的厕所或是为柴米油盐而皱眉。闲暇之余热心公益便是伟大的美德。

1997那年,特丽莎修女也走了,静悄悄地走了。这个女人离开家,用青春与生命实践自己的爱的信念。戴妃手握爱之病患者的手、站在地雷池的照片却是媒体的经典美德。修女那张爬满皱纹的脸自然无法与戴妃相比。

只因身处丑陋现实的我们更需要的是遥不可及的美丽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