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06, 2012

教育工厂(一)



英国朋友相告,英国首相有意效仿狮城岛国的教育模式。

我看了友人的电邮差点喷饭。

狮城产出的学生,多能在国际学术竞赛中脱颖而出;海外大学的考试成绩也辉煌无比。相较之下,英国学生望尘莫及。

然而,放眼全球的竞争舞台上,学业成绩处于领先地位的狮城学生,是否在职场上同样处于领导职位?回望狮城岛国,不论本地或是外国企业,事实是坐在最高领导位子上的往往是外国人,其中也不乏英国人。现实是,解决狮城水灾问题,请的是人口密集度远不及狮城的英国“专家”;建造地铁路线交由中国公司;第四搭客大厦设计也指定要外国设计师。

那些成绩数字完美的狮城学生,后来都去了哪里?

原来大都集中在能够肯定学业成绩的公共服务制度里。在制度的护驾下平步青云,呼风唤雨,却与实际生活脱钩。放生在真枪实弹的私人企业里,凭真本事坐上要职的有几位?

毫不讳言,狮城学生必学的数理知识量比英国学生大,学习时间也更长。然而,职场的现实却狠狠地打了狮城教育制度一巴掌。

生产出优异的成绩,却培育不出国家所需的专才?这便是狮城教育制度的强处。把教育作为生产线,根据指定模型,大量生产。产品有品质,却没个性。追根究底,生产的终极目标是,出产乖乖待命的员工即可。员工不许异议、也不能质疑。

然而,对于习惯扮演领导或专家角色的英国人而言,狮城的教育模式似乎与他们的理念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