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7, 2011

也谈心

2011年狮城大选结束了。

让我想起,英国人醉心于大英帝国殖民地时代的贡献,便是他们所谓的民主制度,还有他们的语言。前者推翻了远东地区的独裁统治,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话语权;后者为整个地区制造了共同语,更让多元语言的印度团结起来。他们如此相信。

这个看法固然有待商议,可是,2011本地竞选活动后,却让我看到了,纵使不可一世,英国人心里面仍然有文化这回事。不管是民主制度或英语,都被诠释为他们民族文化的成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文化自豪感中,英国人心里面其实也挂记着自己以外的英国同胞。

因为文化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事。那是一大群人的不约而同,并在时间的调和下,提炼出来的。

法国某座汽车天桥落成时,在野的英国人看到的是该座桥背后的智慧。因为那是出自于英国工程师之手。不假思索地,他们归功于他们自己民族的教育、社会、政治体系。支撑这些体系的是文化上的力量。是在野的,是人的因素优化了体系。而这人/文化的因素,也就自然而然地涵盖了所有的英国同胞,而不是一小撮人,更不可能是政治力量。

纵然这份自豪感有时让人不敢恭维,却所流露了某种心意。就是那份包含所有英国人,甚至是不仅是一代英国人的心意。拥有功绩时,他们赋予在野上下的英国同胞参与权,归功的不是英国政府、更不是某个执政党、也绝对不可能让某个人独揽。

这样的心,对一味把建国功绩归功于自己的狮城政客而言,是否过于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