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你,是因为喜欢你的物质。
言外之意,就是根本不喜欢你这人本身,而是你周边所能带给他的。你会视之为赞美,还是变相的贬语?
这样的判断由个体引申到集体时,意味是否会随之而有所变动?
某一本法国旅游首册里的作者抛下了法国之旅的总结:如果法国没有法国人,那该多好!他喜欢法国人的法国,却没法子喜欢上酝酿出法国的法国人。看似荒谬,却又合情合理。
翻出那箱旅行的回忆,美好的回忆之中,哪些是你对该地的眷恋所凑合成的,哪些则是你对该国度人民的思念所汇成的?清楚地把硬体和软体分开,所以可以喜欢上土耳其,却无法喜欢土耳其人。为此,我毫无半点愧疚感。时间沉淀下来后,散落在土耳其的古文明遗迹,确实与土耳其人毫不相干。
有时候,旅行是纯粹地搜集客观景物的绘本;对一些旅者而言,可能是单纯的人文体会;旅行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体。然而,扪心自问,绝世的风景碰上令人反感的当地人情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回望狮城小红点,在他人旅行的视角下,让人流连忘返的是由受雇的清洁卫队所捍卫的整洁市容、在有关当局精心布局结果下的花园城市、便捷的基础设施和外观先进的建筑,不是狮城儿女的热情、修养、文明或幽默感。别人赞赏的似乎都是领导阶层统筹下的文明硬件。旅客难忘的美好狮城,实际上都跟狮城儿女无关。
再听到旅客赞扬狮城的漂亮整洁时,这样的一句,是褒是贬,我们应该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