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8, 2007

威尔斯书城




进入Hay-on-Wye小镇时,单从车窗外流动的画面,就足以让我喜欢上这个近英格兰边界的威尔斯小镇了。实际上,这个小镇没有视觉上让人震撼之处。唯一的号召就是书店云集。


地道的味道

为这名号而来,然而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转移到这个小镇本身。就如其名,Hay-on-Wye 小镇就坐落在Wye河之上。远景尽是田园风光,把这个地方枕在大自然的怀抱中。Hay-on-Wye没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没有历史古迹,却很自己。

镇上的楼房虽然平凡,却给人一种“家”的扎实感觉。这感觉让赋予空洞的建筑灵魂。这需要时间慢慢孕育。小镇上还有许多地道的小店铺。在连锁店的冲击下,这样的小本商店变得“与众不同”以及抢眼。因为只此一家,让人充满期待。连锁店的熟悉感则让你尚未进入店铺便知悉店内的一切,毫无惊喜感。

蜿蜒的小径慢慢地铺展出一家家的书店。大的、小的、学术型的、普罗大众般的书店都有,唯独不见那家英国著名的连锁书店Waterstones。太棒了!

看过太多类同的英格兰城镇。如同模式般,都是划一的建筑样式和连锁店面。即使是古镇也少不了那几家超级连锁店和咖啡座。漂亮的古镇也不过是个外壳而已,缺乏灵魂。

因此,Hay-On-Wye这样寻常的小镇比起那些徒有外表的古镇更具真实感,也更能触动人心。


阳光味道的书墙

Hay-on-Wye“号称”是世界上书店数量之最的地方。小镇面积不大,不过书店确实是比比皆是。每一条街总有书店,有些街道则是一家书店挨着另一家书店。即使牛津、剑桥这类以学术为名的地方,书店也没有这般多。这样的景观,在英格兰和苏格兰而言的确少见。

书店的经营方式也别具一格。一些店主干脆“拆下”墙壁,把“书店”搬到户外经营。一个个书架靠在墙边,架子上尽是东歪西倒的书本。放眼看去,如同一道书墙。很有意思。铁架上的书本都经过日晒雨淋、风吹雨打、“历尽”风霜。翻开书页,都有阳光、雨水以及时间的味道。对一些爱书之人,这样的“书香”或许比书本内容本身还要迷人。

其实,这些书本都是旧书。大略看了书本的内容,种类千奇百怪。特别是学术书籍的内容,由于有很多专门的课题,所以可以找到一些很“古怪”的书。例如,整本都是统计数字的书。这样的书籍当然是给专研某个领域的人才有用。只不过,这类书籍的一些理论恐怕早已过时了吧。


良心书店

旧书店中不乏旧书摊,都以超低价格出售。精装本的价格可以低至五十便士(相等于新币约一块五角),平装本则只需三十便士就可以把书本搬回家了。英国物价高,货币的购买能力非常低。三十便士连买一瓶半公升的鲜奶都不够。

书店中最奇特的销售方式便是“良心购物”。店主大方地把旧书摆出来,列下各类书本的价格,然后在附近安放一个上了锁的钱箱。购买书本的人按照价格自行“付款”。没有闭路电视,也没有售货员的监视。这类完全凭买书人的良心来经营的书店在我们拜金主义的社会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能是价格过于低廉,也可能是书本并不是值钱的东西,所以也不值得让人顺手牵羊。


遗落在时间轨迹外

这个 “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多书店的小镇兀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过上海福州路的书街以及台北重庆南路的书局的人都知道那只是Hay-On-Wye的狂言而已。

Hay-on-Wye像个遗落在世界轨迹之外的小镇。旧式的书店以及街景仿佛让时针停止转动。我们不停地追赶着未来,要赶在未来的前面,Hay-On-Wye却跟着自己的步伐兀自运作。这类与时间“脱钩”的地方在所谓的全球化下越来越稀罕,却也愈加迷人。










Friday, December 14, 2007

美丽的进口圣诞


圣诞佳节就在转角不远处。

脑子里立刻闪过雪堆、圣诞树、两颊通红的圣诞老人、唱诗班……热带岛国上的圣诞佳节总是定格以及沉迷在如此的画面中。

刚开始,对英国人的圣诞满心期待。以为这是他们最重大的节日。后来才发觉,乌节路的圣诞气氛比英国的圣诞还要浓!或许,英国人圣诞节的宗教意义不及欧洲人(英国人不承认自己是欧洲人),所以庆祝方式也就没那么传统。

1830年以前,英国人的圣诞节还未出现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丝袜、唱诗班……

多亏德国人把装饰圣诞树的传统引入英国本土,才能点缀英国人的圣诞。红彤彤的圣诞老人则归公于美国人。美国人把荷兰人身着绿色衣服的圣诞老人换上了红衫,以配合可口可乐的产品颜色。再通过宣传功力,把圣诞老人吹入了英国人的圣诞传统里。圣诞丝袜其实是荷兰人的点子,只是传到英国本土时,鞋子变成了丝袜而已。

火鸡大餐,英国朋友也说不出是怎么一回事。传统总会有来由的。说不出来由,恐怕“火鸡传统”又是个“无中生有”的传统。

至于白色圣诞,更不必提。因为十二月的英国不下雪。

岁末到德国过圣诞。各个城镇的圣诞市集里都能展出当地的特色。因此,各个城镇飘扬着独特的圣诞气氛。传统毕竟是结合人文和时间提炼而成的。反观英国的圣诞则相对类同化以及商业化。

还好英国人当年进口了许多漂亮的圣诞传统,要不今日的圣诞恐怕会更苍白。

Monday, December 10, 2007

回家





进入十二月份了。Y快要回家了。徘徊良久、劳师动众地征询所有人的意见后,他终于决定回家了。

收拾包袱,告别法国的美酒、舍弃法国的美食、离开法国多样化的美景,这三年来逍遥在外的日子终于要告一个段落了。在法国的日子工作仍然繁多、只身在外工作,许多事务都要一脚踢。然而离开教育部的管制、离开狮城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工作制度、离开学校里一切的杂务而投身法国的美酒、美食、美景、丰富的人文。他怎能不快活逍遥呢?

在他按部就班的人生里,法国应该是一段诱人的岔路。他在某个人生阶段里选择了脱轨,探寻不可而知的新天地。离乡背井后,即使在繁重的工作担子下,他仍坚持自己的追求。他小心翼翼地布局,善用每一寸珍贵的假期寻访法国各地的美景、去认识这片土地的人文。工作固然重要,可是法国是上天安排的一份礼物,更是不可随意辜负。要去体会、经历、品尝才算不虚度在法国的光阴。

虽然不常和他联络,可是他在那边一定是很幸福的。因为法国天空底下所有好的、坏的,在他乐观的视角下,都只能是一场场美丽的际遇。

他飞到法国一年后,我飞到了英国。那时,和Y只有一水之隔。隔着时差以及English Channel的距离,Y似乎近在咫尺。我在这边常常笼罩在灰沉沉的典型英式天气下。很多时候感觉很消沉、很孤单。可是每回想起海峡那边的他,想起他的幸福,就觉得宽慰许多。至少有人是快乐的。

我在英国的天空底下,常常想着法国的天色。

每一年,他都以为自己年底会被调回国。谁知,每一年他都成功地延长逗留期。不敢奢求,可是法国的春天一个接一个地度过了。这三年来的日子仿佛是他借来的美丽时光。

2005年到巴黎会他游览诺曼底。短短两个星期里,看他买东西的样式如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三年来在法国搜刮的宝物肯定不胜枚举。然而,东西再多,几个集装箱就能运回国。只是贪婪的Y,那些回忆,你的心都提得动吗?

和他漫游法国北部的两周里,他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扛着一罐罐的沙丁鱼。在圣马罗的海景前,吃着他小心珍藏的Ayam牌的沙丁鱼配面包。鱼肉被扫光后,他还心有不甘,连罐头里的酱一滴都不放过。家乡的味道配美景,再加上香醇的友情,就这样足以让法国大餐黯淡失色了。至少对我而言。

和他相偕走诺曼底时,两只耳朵从早到晚被他的话语疲劳轰炸。成天听他喋喋不休地说这说那,有完没完的。唯一的清静片刻就是他会周公的时候。这些“折磨”都是一种后知后觉的幸福。从水龙头热水泡出的绿茶的味道还残留在味蕾上。卢昂那家Lifeshop 连续数日都坚持不开店,让Y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那支牵动着他的心的表。或许,这也是日后的另一个伏笔。

人生的格局总是有许多出人意表的转折,也因此能让人回味无穷。

十二月后,你就能回到正轨,陪父母走完他们的人生道路。你走后,欧洲应该会变得很安静。或许还会有点寂寞。

无论如何,走好。

Sunday, December 09, 2007


自小就被收养的Nicco在人类的驯服下,理所当然的也变笨了。求生的能力也自然是光蛋。只不过,有些猫性还是难改。想闯江湖,想扩充地盘,由于自己的资质有限,往往被其他的猫打得脸青鼻肿。

它最擅长的就是睡懒觉。吃饱后,第一件事就是睡觉。其他的时间只见它躺着的时候多。其他的猫即使躺卧着,炯炯有神的眼睛仍会四处打量。只见它躺卧没多久的功夫,眼皮便开始下垂,不久后就呼呼大睡了。

严格来说,这只猫真的没有什么猫样。不懂得自己捕食、也不懂得斗争。讨食时,其他的猫都会嗲嗲地喵叫起来。它的喵叫却是简短扼要,不伦不类。碰上野外的小猫,它也无能为力,总是虚张作势一番后就退避三舍。猫爱吃鱼,它却爱吃蜜瓜皮。

它真的是笨得要死。后来,它真的死了。是被一群顽童用硬物射死的。一般的猫知道自己的“时候” 要到时,就会自动消失。可是Nicco 连死,都死得非猫一般。

听说,它被顽童射中后惨叫一阵子后便倒地不起。它一定很痛。

我们也很痛。

这感觉难以描述。或许动物的情感好坏都不做作。简单、可爱,也令人可敬。有时侯,对动物的感觉竟然可以比对人还要多些。

Thursday, November 29, 2007

长在墙上的圣诞树

我的第一棵圣诞树,还活生生的。

是心里的期待让过节比节日本身更美妙。
不管什么节日,过节总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找个什么节日,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就是如此而已。却又那么的踏实和窝心。去年的圣诞节放下矜持,和喜欢的朋友在一起。感谢圣诞节,让大家拥有了特别的心情做一些特别的什么。这种特别心情的浓度与年龄的数据总是相对的。因此,这缘分异常珍贵。

什么时候开始,重新对过佳节又充满了期待。心无所感最可悲。

重获新生的感觉真好。这个圣诞让它慢慢过来。

Monday, November 19, 2007

黑白讲



2007年是英国人解放黑人两百年周年纪念。

就像一个由黑纸包装起来的礼物,拆开来后才发现,里面的内容全是白色。白色才是主角。

参加了一所学校的纪念仪式。仪式通过奴隶贩卖商约翰牛顿(John Newton)的经历以及他的赞美诗Amazing Grace来表述他的悔过。牛顿的景象轮廓分明,只差没给他戴上光环。黑人始终是总体的代名词。

两百年前,在黑奴贸易时代里,白人是主角。那个时候,黑人只是没有脸孔的交易品。他们在漫长的政治斗争后重获被褫夺的自由。解放黑人时,地主获得金钱上的赔偿,而黑人则不获任何分文。

两百年后的今天,英国各地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解放黑人两百周年。英国首相对这段黑暗的历史表示歉意;一些独立人士则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那个时代的过失,纷纷戴上手铐脚铐上街游行。纪念活动中少不了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s Wilberforce)的名字。他毕生努力说服英国政府废除奴隶制度。他的仁爱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更让英国人引以为荣。

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可是很多的反思活动中充满光辉的英国人影像以及人格,只能让人觉得所谓的反思只是手段,表扬自己才是重点。

观看两百周年纪念,感觉好像在看电影《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一样。电影的基调是歌颂那批极力反对奴隶制的英国人,黑奴的辛酸史原来为的是烘托英国人的仁爱精神。那些曾经为自己付出以及牺牲的黑人则淹没在历史中。

解放黑人两百周年纪念里,最终的焦点其实还是白人。黑人仍然是一团的朦胧,没有个体。

Saturday, November 10, 2007

山魔





C去“走”山。

威尔斯的Snowdon,乃英格兰和威尔斯最高的山峰。过千米高。有英国人说,因为Snowdon地形险峻,所以如果能爬上这座山,就能应付喜马拉雅的群山。千米高的“山”竟是喜马拉雅山的“缩影”? 四千米在喜马拉雅的山景里,只能算是半山腰而已。不晓得是不是英国人缺少真正的山峰所致,把山丘当成了山,坐井观天?

喜马拉雅山的山路以及高山症历历在目。日复日的步行,走到只能用意志力拖着身体和双脚前进。身体和双脚已经痛到麻木了。这是喜马拉雅山留给我的部分记忆。

究竟Snowdon何以能与喜马拉雅山作比较,我非常想知道。

* * *

珠峰一点都不孤独。

伫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上,高处不胜寒。可是这座高高在上的山峰却因为本身的高度而吸引了不少的慕名者。前前后后,已经有两百多人与它与化为一体,成就了短暂的永恒,与它的冰雪溶合为一。珠峰岂会孤单。离珠峰山顶周围,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尸体默默地陪着它。几乎成为第一个爬上珠峰的George Mallory 陪珠峰陪了半个世纪,最终让搜寻队伍寻获了,他的身体回到了久违的人间。50年前或50年后都一样。人心亘古不变。为珠峰本身还是为了自己,那些千辛万苦要攀上珠峰的人自己心里最明白。

* * *

一直都难以抗拒山的魅力。不知何故。山的静态对我而言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气质。它的孤、它的傲、它的处之泰然的外观让我充满了好奇。山的高度对我而言,除了高之外,没有任何的意义。不管是一千米还是五千米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它高,能挑起我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奇形怪状、锯齿形的山顶在天地之间形成了突兀的线条最让我着迷。

我想,我的山魔是相对简单的。只是好奇心的驱使,想感受山的高度、想看它所拥有的视角。要感受山没有二法,只有靠近它,只有通过双腿。山顶上,周围变得宽阔,景物变得渺小却又壮阔。这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卑微。

* * *


2003年,David Sharp在珠峰以及众人面前慢慢地死去。

有珠峰相伴,他应该不寂寞。毕竟,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冒死一瞥珠峰真面目。可是,在我看来,人心的深谷却清晰地映出了他孤寂的身影。

那晚约40名某个登山公司的登山队员分批挑战珠峰,在不同的时段里与英国籍登山者David Sharp擦身而过。David Sharp 所处之处是上珠峰的必经之路。那时,他的氧气供应已经耗尽。他正在慢慢死去。没人给予他援助。或许那时天色黑暗、或许氧气面罩阻挡视线,或许还有很多很多的或许。结果是他冻死在另一具尸体边(那是1997年便死在山上的印度籍登山者)。

消息传出后,那天的登上队员对此事众说纷纭。有人声称上珠峰时曾看到David Sharp,甚至通知大本营的领队,可是领队却认定David Sharp难逃劫数,叫队员别管他,只管往珠峰前进。事后,领队否认接获消息。队伍中有人把责任推到David Sharp身上,批评他准备不足;有人则扬言在海拔八千米之上,大家只能努力求存,根本无暇顾及他人的生死安危;有的则认为大家在下山时才发现David Sharp已经太迟了,因为大家那时都已筋疲力尽、氧气供应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登山公司更理直气壮地声明只有他们顾客的安全才是第一,而不是其他不相关的人。

事实是,登山队员上山时的氧气充足、体力充裕,却没有(或选择没有)注意到David Sharp的处境。只有在下山的途上,才陆续有人注意到他。那已经是七、八个小时之后的事了,在海拔八千米之上,零下二十到四十度之间的气温。Discovery Channel的摄影队甚至拍摄到他对着摄影机说出自己的名字,摄影队最终却把他留在那里。许多经过他身边的人觉得自己对他无能为力。

是的,“准备不足”就该死;谁叫他不花钱雇佣登山公司;谁叫他独自前行……

然而,与众人不同的是David Sharp是属于独立人士,只购买了登山证。在没有领队、雪巴人的指引、没有救援支持下全凭自己的力量上珠峰。一般人则雇用登山公司,利用经验丰富的领队、雪巴向导、天气预报、拯救装备以及资源登山。拿人钱财,登山公司自然要确保“顾客”安全地登上珠峰。是的,只要肯出钱,找人抬你上珠峰都行。这就是一些人登珠峰的意义。

或许,珠峰的光环太耀眼了,抓住了所有登山人的视线而忽略了奄奄一息的其他登山者;或许自己为登山付出了一大笔费用的人脑海里只想到登山,其他都是次要的。

或许身为局外人可以轻易地用道德来审判他人。尤其不是处在生死边缘时,更是容易下定论。在人性当前,我们对自己究竟又有多少的把握?

死在一片漆黑之中、死在冷风刺骨之中、死在另一具尸体旁边可能有点可怕。可是,死在人性面前应该还是最可怕的。

* * *

到顶点时,云层已经吞没了一切,远方的景物全看不见,除了那堆证明你“爬”到Snowdon山顶的无聊地标外。意兴阑珊。所幸在下山那一刻,风吹散了云雾,掀起了白纱,隐约露出了Snowdon山脊。真棒!

走过了。Snowdon ……我只能说,离喜马拉雅山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Saturday, November 03, 2007

大地的脉搏

这是威尔斯的Brecon Beacon 和Snowdonia 国家公园。Brecon Beacon坐落在威尔斯南部,而全英格兰和威尔斯的最高峰就坐落在Snowdonia。

不停地往上攀,手脚并用,在所不惜。停下来时眺望四周,这个时候,距离和高度展现了无穷的魅力。高度扩展了距离,使得千里之外尽收眼底。你同时获得也同时失去一些。一些微小的景物消失在距离中,一些本来看不到的景物多亏高度而步入眼帘,一些巨大的物体被距离缩小了。

距离有时让景色释放出另一个角度的美。

有时侯,难以置信,眼前的所见是一脚步一个攀爬所慢慢兑换而成的结果。感谢这一切的实现。

brecon beacon snowdonia

威尔斯的颜色









从未如此幸运过。这比中马票还要难得。

秋季到威尔斯游览。湿淋淋的季节,威尔斯的好天气恐怕“凶多吉少”。出发之前一个星期,每天查阅天气预报,不是下雨就是起雾。山区更是天天浓雾密布。还未出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上回到威尔斯,四天里只有一天没下过雨。也还算幸运的。

这回,五天里,不曾下过雨。最多是夜里下一场大雨。隔天起身,只见大雨将天空洗涤得一干二净,不见半朵白云。

每一天醒来,若能看见蓝天,就觉得分外满足。抓紧阳光享受它。这分钟阳光普照,不表示下一分钟仍然如此。一寸寸的阳光撒下,阳光低下的万物仿佛镶上了金光。阳光让相机笑得嘴合不拢。每一天睡下时,不敢奢求隔天同样阳光普照。

可是,阳光一天接着一天地醒在窗外。真的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如此幸运。只觉得这些都是借来的阳光。

C说,只要非常诚心希望蓝天出现,就一定能如愿。这五天下来的阳光,或许是C的祈求吧。

反正能够享用这几天来的阳光,每一分钟本身就是一场获得。

Sunday, October 28, 2007

我们的屠刀


这是一则有关野生动物如何“危害”人类生活的新闻。

英国部长极力要求在受影响的地区集体屠杀獾以确保英国牛群的安全。

只因研究人员在獾的体内发现了Bovine TB。至于这种病菌对獾本身有何恶性影响,并不是关键。重点是这可恶的Bovine TB每年夺走了英国约两万头牛的性命。这才是要命的。

獾在野外生活,与大自然相安无事地生活在一起。獾的身上可以隐藏几亿种细菌,然而,只要有一种损害人类的利益,那獾就是有罪的。

我们就是这样运作的,只要大自然丝毫“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它就该当被“解决掉”,刻不容缓。

至今还未能证明牛只体内的Bovine TB 獾有直接关系。反正獾不是什么濒临绝种的动物,即使集体屠杀,也不会对人类有任何的影响。等獾面临绝种的危机或是证明了屠杀獾会直接影响生态圈,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到那时再另做打算也不算迟。

人类为了发展而缩小大自然的面积是理所当然的,也无需追究这是否会对獾的生活造成负面的影响。人们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停地“改良”食物、饲料、家畜的基因,不停地挑战大自然的权威以及能耐。

提倡屠杀的农夫坚持,虽然獾长得可爱,讨人喜欢,可是牛也有它的 “生存权利”。

那名农夫忘了指出这些家畜的生存唯一目的就是送进屠宰场被割成一块块的牛肉。一旦发现染上病菌,失去了零售“价值”,它们就会被消灭。这就是所谓的生存。

人类的理直气壮有时让人不禁失笑。

Wednesday, October 24, 2007

淳朴的收银箱



北欧的乡村宛如一个童话的天地。还不单是因为这里如画的田园景色。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文素质所勾勒出童话世界的轮廓。
小径穿越了许多农田,让我碰上了意想不到的事。就在这样静僻的地方,也能让人“逛街购物”。虽然没有大型购物中心,却能让人一过购物瘾!
一些人家把田里过剩的果实拿出来在路边卖。有些则出售自制的手工艺品。即使在乡野间,也能碰上简陋的“买卖摊位”。那可以是带玻璃橱窗的柜子,也可以只是一张木制桌子。摊位的形式并不讲究,却是百分百自助式。
这类经营方式让人错愕以及感动。
只见摊位上堆放了果实或手工艺品并清楚地列明产品的售卖价格,有时以件来计算,有时则以重量来定价。若是以重量计算,摊主就会放置一把称。除了收银箱外,再也没有其他。是的,完全没有摊主或助手。顾客若喜欢任何一件物品,就把钱放入收银箱内“付款”。附近没有闭路电视,没有住户可以监视顾客的良心。收银箱也是开放式的,任何人可以把收银箱内的现款全拿走,也不会被人发现。
真的,这样的经营方式不是任何地方都能行得通的。这也说明了这个地区的纯朴民风。
来自澳洲的朋友谈起这类自助式的经营方式时,也是瞪大着眼睛,只觉得不可思议。她说换成是在她家乡,摊位上所有的物品肯定全被人砸碎、钱一定被人偷光。我极力赞同。
也因为这样,更让我认定了这里就是童话世界。

Tuesday, October 23, 2007

她身后的他



有时侯,爱一个人需要连带那人心里所爱的人一起爱。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力量?尤其是那人心里爱着的是千千万万的人。

19岁那年,她远赴英国牛津深造,在那里认识了他。后来,他与她坠入爱河。他们结为夫妇时,她要他承诺:有朝一日,如果她必需回国效劳时,他不可阻挠她,一定要让她走。他答应了。

在命运敲门之前,他与她在英国度过了十余年充实的家庭生活。那就是他们在一起的最后时光。

1988年,母亲病危,她只身回国照顾老母。从此,她再也没有踏出缅甸半步。她卷入了缅甸政治漩涡中。日后更被缅甸军政府软禁了整整18年。因为爱,所以翁山淑芝选择留下与她所爱的缅甸人民站在一起。也因为爱,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他各方奔波极力换回她的自由、各方支持缅甸人民,却从未要求翁山淑芝放弃斗争回到他身边安享生活。

漫长的18年里,她错过了孩子们的成长、放弃陪丈夫度过他人生最后的时光、甚至平静地错过他的葬礼。在他患上末期癌症时,缅甸政府拒绝他所有入境的申请,反而“鼓励”翁山淑枝到英国探望她病危的丈夫。她却明白,一旦她离开缅甸,军政府就不会允许她再踏入缅甸一步。

她为爱而留下。他为爱而没有要求她回来。他们俩用各自的方式实践了爱的真谛。

翁山淑芝用巨石般的毅力坚守政治理念,背后却有他这块巨石默默地守护着她。他说过,全世界的人都爱她,却没有人会比他还要爱她。这一点都没错。


Monday, October 22, 2007

The World's Most Breathtaking Pearls




遇见了世界上最动人的珠子。其他的宝石顿时相形见绌。

下午两点钟,借着阳光普照的天气外出散步。亮丽的蓝天对照着寒冷的气温。

在遮荫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不计其数的蜘蛛网。如丝般细薄的网经不起强风的拨弄,却小心翼翼地盛着昨夜残留的露珠。低温不经意地酝酿了一颗颗的水露。晶莹剔透,几乎可以瞥见昨夜梦的痕迹。

一颗颗珠子串成了今天珠帘一片。

铺展开来,美得让人不胜唏嘘。












时间仿佛定格在那一霎那。














波涛掀起千层浪,浪花则抓住了瞬间在空中飘舞。

Sunday, October 21, 2007

变动的价值



英籍同事突然停下脚步,镇重地要告诉我一件事。原来他在悉尼四岁大的孙子明年要入学了。他孙子所报读的学校实行双语制度。明年开始,他孙子将开始学习中文。

脑海里立即闪过那些为了逃避新加坡双语制度而举家移民澳洲的新加坡华人。如果澳洲政府逐步把中文引入正规教学,他们的后代岂不是又要“重新”饱受学习中文的“折磨”?

同事看起来有点兴奋。他说,能够掌握两种语言的感觉一定很好。实际上,同事除了英文外,他本身也通晓德文。他针对的是英国人普遍上的语文能力。

英国基本上还是个单语社会。即使与法国为邻、即使学校实施三年强制性的外文课,英国的双语制度有点虚有其表。许多英国学生念了三年的外文后就放弃继续选修,外文能力自然有限。因此,严格上还不算具备双语能力。

反观欧洲的双语教育制度(英国人从不认为自己是欧洲人),却让一般的欧洲青年都能使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可以看出。欧洲人通晓三种语言也不算出奇。

大英帝国昔日的强大势力让全世界学起英语来,为的是与英国人沟通。对英国人来说,学习第二种语言就少了迫切性。在他们来说,英语以外的任何语言都是难学的。

这两年来,英国私立学校吹起了一股东风。在未来三年内,中文有可能取代西班牙文成为英国学生第二受欢迎的外文。许多私立学校感受到了世界未来的走向,开始开办中文课。

如此凑巧。这几年来,以英文为主导的新加坡,也悄悄地让中文指示牌出现在公共场所。印有中文的旅游说明再也不是外星人。

曾经被认为限制出路的中文,如今却偏偏成了衔接未来的一个工具。东方巨龙的呼吸确实有莫大的影响力。经济影响力永远是判定一个语言价值的主要元素。

然而,中文的抬头并没有让我感到异常的兴奋。

如果全权由心来衡量,心里所喜欢的那件东西不会轻易地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动。

唯有这样,才最像自己、才能泰然处之。

Friday, October 19, 2007

毅力



没有什么困难的事足以阻挠一颗坚决的心。

想找某些汉字的发展来源以及字形演变过程。翻阅《说文解字》太耗时,还必须经过扫描的过程把字形输入电脑。

在网上浏览逐字寻找资料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由一名老外开辟的文字网站。他在二十多岁时开始在台湾学习繁体中文。中文毕竟是象形文字。对习惯了语音语言中以拼音方法造字的人来说,汉字中的一笔一划让他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了有效地掌握中文书写,这促使他找出各个汉字的涞源,以便能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而掌握书写的能力。

于是,他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文字搜索系统以及资料库。只要输入任何汉字,资料库便能给你找出有关文字的汉语拼音、注音符号、简体和繁体文、文字涞源以及字形的演变过程。每个阶段的字形变化都输入了资料库。这个人除了花时间学习中文外,更花了大量的时间设置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逐字逐字地搜寻文字涞源以及把所有的字形输入电脑。

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CharacterASP/EtymologyHome.aspx

他的一番心血让我有所感动以及感触。

听得太多有关中文难学的怨言。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或语言是太难的。最难的其实是破除先入为主的偏见。

中文究竟有多难,我从来就不知道。诚如我们自小就必须学习英文、每周单字听写、默写、死记硬背英文动词的各种时态,也不晓得这算不算难。学好了26个英文字母,再把字母组合成不同音节,再默记这些音节所代表的文字意义。有些人则抱怨必须默记每个汉字的读音,我们则必须默记所有英文单字的意义。我花在学习英文的时间肯定比学华文多出很多很多倍,却是事倍功半的结果。不管书刊、报章还是书本,学了大半辈子的英文,还是会遇到许多陌生的英文单词。反观四千个汉字就能让我在各种读物中通行无阻。

每一种语言,必定有其特色,也因此必定有其难学的地方。

真的,对英语系的人而言,除了英文之外,其他的语言都是难学的。大英帝国的势力把英文运载到世界各地,也间接地让他们变得自满以及懒惰。这股残余的大英帝国的态度肯定让他们走不过这个世纪。

Monday, October 15, 2007

沉重的招呼



第一次在英国郊区搭乘公共巴士发现所有的搭客上车时会向司机打招呼;到站时会跟司机道谢以及道别;到镇上的商店购买商品时,店员会也会跟你打招呼以及谢谢你的惠顾。这样的人文特色确实让我这个地道的城市人瞠目结舌。

即使走在街上,迎面而来的陌生路人也会跟你问声好。有一回,还碰过路上驶过的司机在挡风镜后向你招手问好。这种被陌生人“重视”的感觉真好。

打招呼的人文特色在欧洲相当普遍,或者更准确地说,只要离开人口稠密的城市,人们就会开始彼此打招呼。不单是欧洲。对居住在人烟稀少的地区的人们来说,不常碰到人,所以一旦遇到人,自然格外开心,也自然会笑容可掬地跟人问声好。

相对来说,我们则生活在一座拥挤的城市里;拥挤的城市自然没时间停下脚步给身旁的人打招呼。住在同一座组屋的邻居就算挤在电梯的小空间里,仍然能对比此视而不见。更别说付车资买公共交通服务还要向司机问好、道谢了。在人多的城市里,每个人只是一张张骤然而逝的脸孔,再也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对城市人而言,要他们每天与所有擦肩而过的路人打招呼,那会是一种沉重的时间和精神负担。
城市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生活距离,却让心与心变得疏离。因此,一离开城市,就能开始享受那种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所带来的亲切感。

距离果然是美的。

然而,事情总是多面的。当打招呼沦为一种表面的形式时,却是累人的。

Tuesday, October 09, 2007

Take a seat


Last week has been hectic.

Couldn't leave for home before 5pm for some reason or other everyday. Pick one.

Open Day awaiting on Saturday from 10am--1pm which means arriving before that and leaving after 1pm as you need to clear up the room or the mess. School needs to sell well so as to ensure good enrollment, of course, the money that comes with it.

Weekends have been sacred so far although without fail, working at home has become part and parcel of my life.

Easily spending 10 hours each weekday on work. My life here doesn't seem to have improved much in terms of working hours. But I am not a workaholic.

Work life did improve, having able to contribute "quality" time to work, instead of being torn apart by the innumerable admin work/meetings/supplementary class/remedial class/writing weekly lesson plans/CCA/core or sub committee of something or other....../P4 camp/house practice etc. Bad experiences are always a blessing in a good way. They help you to appreciate the better aspects of life.

School here starts at 9:15am instead of that unearthly time of 7:30am.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I am grateful. Although I have to be at school around 8am to avoid the traffic congestion. School ends at 3:40pm and locks up by 5:40pm. I used to be "chased" out of school by the caretaker. I have made much improvement this academic year in that aspect.

I yearn for the time to be with myself amidst the busy schedule. Always a must although not always successful.

Feel like living in a hole detached from the world. Li An's latest movie, adapted from Zhang Ailing's novel, is screening already and I am totally unaware.

Close my eyes. Hopefully I can see further.

Monday, October 08, 2007

虚拟的真实



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空间。

这是个吊诡的地带。

没有实体的空间却让缺乏实体的 “事物”拥有了存活的空间,如电子邮件、电子贺卡、部落格、心情符号(Emoticon)。不可思议的是,正是这虚拟的空间给予这些虚拟的事物另一种真实性。

虚拟的空间抢滩后,实体的轮廓开始慢慢地消失。永恒的笑颜再也不必依靠胶卷小心翼翼地捕捉光线;数码的世界缩短了永恒的期限。音乐再也不必流连在光碟里就能直接地通过MP3的格式继续引吭高歌。

其实,最吊诡的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你可以找到一些比真实的世界还要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这个既隐秘又公开的空间里,大家可以选择另一个身分和虚拟世界里的“居民”交流。在部落格里、网上交流站里可以阅读到毫无修饰的语言和想法,也可以看到最原始的嘴脸。人性不变,只是现实世界里的面具总是那么的专业。

真实世界的社会制度和观念何其多、现实的计算无时无刻地计算着、时间的运转永远快过自己的步伐……网络的空间却能让各种荒诞、各种极端、各种角度的人性获得了生存的空间。现实世界里的一些垃圾越过了现实的边界,进入虚拟的世界后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机会。这个无限的空间不受经济限制,为人们开拓了廉价却难能可贵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不久前,还有人上网公开“乞讨”一台最新的苹果手机,并成功地获得网上人士踊跃的捐献。一些人相信自己是吸血鬼,更在网络上寻找到自己的同类。

就是这样,我们开始在虚拟的空间里找到自己的语言和世界,在虚拟的世界里实现被真实世界所剥夺的想法。一些人更把真实世界里所容纳不了的情感寄放在虚拟的空间里。

我们开始以不同的身分同一个时候生活在两个对立的空间里。抽离了真实的世界,我们的身分和想法或许才能拥有意义。这样的空间让一些人活得更像自己。

于是,对一些人而言,虚拟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Monday, October 01, 2007

透明

一面玻璃把窗内窗外的世界隔了开来。可是透明的玻璃却让分隔的两个世界透视彼此。仿佛玻璃的厚度完全不存在。两个世界之间只有零点的距离。

纯净的爱就该是如此。完全清澈见底,让人能一眼看透对方的世界。

可是,我们毕竟已经长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人性中的自私、懦弱和贪婪的作祟与诱惑。自我开始膨胀,欲望逐渐扩张,也学会了如何自我保护。

爱的心就像一颗赤子之心,所有的情感与思维都是百分百的,所以也就容纳不下半点的造作与虚伪。爱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的杂质与杂念。睁开爱的眼睛,有如透视一面玻璃,玻璃后的世界清晰无比,不含半点的自我、私念、私欲,所能看到的只是爱所牵挂的那个人的影像。

爱的双眼如此透明,映出的也只是所爱的那个人。

可是混浊的心在面对爱时总是无能为力。因为诸多理性的考虑以及利益的盘算,情感道路上的抉择完全无法全权由爱来导向。爱只是附属,再也不是关键。浑浊的心被各式的追求与诱惑遮掩,已经看不到底,也感受不到爱的根本。

爱的眼睛总是看得很清楚。与爱无关的事物始终无法左右它的视线,所以由爱导航的路线总是那么的专著与直接。

人是情感的动物。可是情感未必就是爱。有时侯,我们误以为是。我们都需要获得爱,付出的或许只是感情而不是爱,也或许就只能付出情感而不是爱。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地道旅客


当迪斯尼乐园也成了香港人的一种旅游业的手段时,你不得不开始怀疑,旅行只是穿梭于各种各样的虚构中。

旅游业这块大饼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于是大家出尽法宝。有些地方牵强地“拉拢”某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通过“史实”来让一个平凡的地方变得与众不同。有的地方甚至“无中生有”,通过人工“乐园”来获得旅客的青睐。一些地方则标新立异,以便能博出位。大费周章地布置一番,即使是虚无的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让旅客信服。

出国旅游时,难免会走入所谓的旅游区。因为聚集了该地方的精髓或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标,自然会吸引旅客前往。这样的旅游区和一个为旅客而“无中生有”的地方是有不同的。就像美国的自由女神的最初目的不是为了旅客而建造。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让旅客络绎不绝。一个地方,总是要有一个精神,才能吸引人。即使作为一名旅客,圣陶沙也不会是我想去的地方。

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没有为了游客的脚步而盛装打扮一番。毕竟,唐人街是早期的移民所催生的一个生活地带,并不是一个文化标本。可惜的是,我们的牛车水必需盛装打扮一番后才能见人。走入梳妆后的牛车水,只见各家商店售卖的尽是我在曼彻斯特唐人街都能买得到的中国纪念品。牛车水打着的是“华族特色”的旗帜而不是自己的南洋文化。霎时间,我还以为自己来到了唐人街,而不是牛车水。在这个曾经是狮城早期华人落户的心脏地带,如今却迫使我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旅客。

即使如李敖所言,因南来的先辈都是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所以我们的人种素质不佳,可是我们也同样能在新的环境中孕育自己的人文色彩。阔别一年回狮城度假,自然想寻找一些新加坡的味道。这时候,你才知道这味道不是迪斯尼乐园或赌场所能填补的,也不是任何一个唐人街所能替代的。

这个岛国忙着追逐着与模仿着别人所谓的最佳,却忘了停下脚步来了解自己。一个不小心,也让自己成了一名过境的旅客。

Saturday, September 15, 2007

公用的静




住进芬兰的一家宿舍时,认识了一位在当地学习芬兰语的美国人。话匣子打开之后,他便悄悄地问我:你有没有注意到芬兰人的一个特点?

难以回答的问题。

对他来说,所谓的芬兰人特点是相对于美国人的特点出发的,而我并不晓得他是针对美国人的哪个特点作为比较的基础。
接着,他瞪大着眼睛不可思议地说道:芬兰人在巴士上都非常的安静!

我几乎要笑翻腰。要美国人在公共场合里小声说话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自然能了解他对芬兰人的“特点”会感到如此讶异。
在英格兰某个宿舍的饭厅里碰过这样的美国人。那时饭厅几乎满座。虽然不少人,但整个饭厅一点儿都不吵闹。隔壁桌的德国情侣正在聊天,也听不到他们的几句话。一名美国女人一进入饭厅就不容人们忽视她的存在。她一开口就划破了原有的清静,跟周围不认识的人攀谈,连饭厅另一端的人也不放过。人们都礼貌地回应了她,但整个饭厅的人声加起来都不及她一人。这跟她个人的声量无关,而是她无视其他人存在的态度。
非常享受法国的火车旅程。整个车厢爆满了人,竟然还能享受到清静的公共空间。住在法国的朋友便碰过一些法国人在车厢里要求其他搭客把手提电脑的操作声量调低或是请当事人调低声量。

对一些民族而言,公共空间是属于大家的。这个空间意味着每个人的存在,所以需要每个人静静地捍卫与尊重。

Sunday, September 09, 2007

Cautley Spout


驶过云雾,蓝天渐渐扩展开来。本周的阳光持续照耀到周末。异常难得。

身体快生锈了,呆在橱里的靴子快要发霉了。是时候出来晒太阳了。

走入Yorkshire Dale NP,开始登“山”。身体渐渐记忆起那年登山的味道。已经很久很久很久的事。人也老了很多,以为会褪色的记忆有时越发年轻。

Cautley Spout没有什么让人震撼的。只是站在高处了望双腿所跨越的每一段高度时,感觉很好。

四周很静,只有风声。在这样空旷和寂静的地方,听觉特别敏感。任何的草动声都清晰无比。这样就好。也不必特别的目的地。

Monday, September 03, 2007

毁灭



人类善于毁灭。那似乎就是一种天性。不管是毁灭生态或是毁灭自己,人类在这方面的“功绩”以及影响程度超乎任何生物以及天然灾害的影响范围。

动物凭着本能竭尽所能地面对大自然的挑战以及天然捕获者的威胁,在求存的过程中随时可能遭到淘汰。落败了也只能自叹“技”不如其他动物。地球的奥秘深不可测,气候的变幻莫测,无法适应地球变化的动物只能销声匿迹。一些动物品种更在冰河世纪遭到冰封,绝种了。

悄悄地从冰河世纪缓缓地走了过来的大熊猫熬过了天寒地冻的世纪,却几乎熬不过人类的文明发展而险遭绝种的厄运。殖民地时期,英国人不仅把囚犯运载到澳洲,也把猫带到了过去,为的是在异乡的环境中复制英国的生活方式。猫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澳洲原有的生态关系,导致一些动物从此绝种。

对于同类,人类也不手软。

在白人的“先进文明”还未抵岸前,南美洲、澳洲等地的土著以自己的文明方式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生活了数千年。他们以自己的文明方式与大地一起生活,也懂得如何适应天然环境的变化。

然而,白人发现了南美洲之后,以肤色和西方文明否定了土著的文明,也抹杀了土著的生存权利。刚开始,白人更在自己的“医学”鉴定下,把土著视为动物,不把他们与人类等同。因此,白人能够堂而皇之地杀害他们,以便能确保土地的拥有权。后来,优越感驱使下,殖民地统治者生硬地将自己的文明强加在土著身上,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文化而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间接地加快了一些土著的灭亡。一些族群无法适应,渐渐地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这些在当时的白人眼里属于落后、未开放的土著砥砺了生态环境几千年的考验,却经不起人类文明短短一百年的摧毁,可见人类的破坏能力之大。自1900年以来,单是巴西,就已有九十个土著群彻底地消失了。

天然灾害带来了不幸,但规模和影响的深远,或许永远都不及人类的破坏能力。

Sunday, September 02, 2007

媒体公主



戴妃死得很热闹。十周年的忌日也很热闹。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老师特地播放戴妃婚礼的录像带给我们看。当时搞不懂这个洋婆结婚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直到今天,始终不清楚这个女人的生与死对世界的实质意义。

对英国人而言,她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她过世时,白金汉宫外的花束铺排出英国人的悲痛。

戴妃香殒十年了。肯辛顿宫挤满了前来悼念她的人。今年,两位王子和英国媒体为她的忌日忙得“不亦乐乎”。首先是举办演唱会纪念母亲。威廉王子更在媒体镜头前侃侃而谈演唱会。接着,王子也选择拿出自己丧母之痛与摄影机镜头对焦,站在英国媒体的光圈下让全世界和他们一起分担。他们的失去成了当天英国广播网站新闻的头条。

忌日将近,戴妃在新闻时段抢尽锋头,新闻价值丝毫不减。英国媒体绝不容许自己捧出来的公主随泡影而逝。

公主、媒体与公众的三角关系缺一不可。公主通过媒体巩固自己非凡的形象;公众更需要美丽的假象;媒体成了中介人。

庶民的心理让公主的概念存在了。公主因此不必清洗家里的厕所或是为柴米油盐而皱眉。闲暇之余热心公益便是伟大的美德。

1997那年,特丽莎修女也走了,静悄悄地走了。这个女人离开家,用青春与生命实践自己的爱的信念。戴妃手握爱之病患者的手、站在地雷池的照片却是媒体的经典美德。修女那张爬满皱纹的脸自然无法与戴妃相比。

只因身处丑陋现实的我们更需要的是遥不可及的美丽虚幻。

Wednesday, August 22, 2007

抽离的世界


城镇如同一个个抽离的世界。与大自然似乎毫不相干。

就在这个与大自然隔绝的空间里,人类的活动与需要催生了许多只有城镇才有的行业以及技能。楼房慢慢地向天空伸展、各种城镇的行业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人造产品冲刺、科技日新月异……现代城镇或城市成了不折不扣的人造世界,也成了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中心。人类前所未有地互相依赖,少不了彼此。哪天公共交通的工作人员全体罢工,就会给城镇里的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哪天大停电,城镇里就可能立刻瘫痪,动弹不得。

于是,人类不自觉地被困在自己所创造的人工化世界里。

原始的人类处于大自然的怀抱中,紧紧地依靠大自然而生活。大自然一点也不吝啬,任由人类自由地撷取自己无尽的资源。那时的衣食住行没有一样不是从大自然的身上撷取的。如此密切的关系,即使没有语言,人与大自然仍然能够默默地对话。大自然孕育了人类,而人类对于大自然也必须懂得察言观色,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如今,靠土地生活的人越来越少;在城市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人类渐渐地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打造了自己的世界,抽离了大自然,以钢骨水泥筑起了一座“城墙”,把自己锁入了自己所设置的囹圄里。许多原本依靠劳力完成的工作都能在“弹指”之间完成--引擎、按钮、电脑的出现把许多工作都简化了。一旦科技出现事故,就会影响日常生活,也会让大家变得六神无主。网络的出现,更让人类能够在虚拟的空间里拥有另一个真实的脸孔。许多实体趋向虚拟化,例如照片、文件、文字、情感……

人类似乎脱离了大自然的控制,再也无需看大自然的脸色而生存。或许,也因此变得愈加狂妄自大,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
大自然的语言对人类而言越来越陌生。望出窗外,天空的意义只是蓝天和白云而已。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却更像个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