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0, 2008
英国名牌
在商店里的饮食部大略一看,就经过几名日本游客对于那些包装漂亮的巧克力流连忘返。没几分钟,我就逛不下去了。
大型百货商场一般售卖各种品牌的产品,不足以为奇。这家百货公司售卖食品、服装,也出售家庭用具。只见巧克力、饼干、杯子、乳酪,甚至是祁门红茶都打上了同一个牌子:Fortnum & Mason。名字虽然陌生,但是可以看出这是老字号。
产品包装都非常英式,所以价格更是可见一斑。因为英式的呈现手法,所以对旅客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这家百货公司不禁让人联想到英国另一个著名的品牌:Harrods。走的路线也如同Fortnum & Mason。商场内的许多产品也都打上Harrods的字眼。印象最深刻的是印上这个字眼的购物塑料袋叫价十八英镑。那种除了名字以外就不会让人多看一眼的款式、那样的质感。
这类百货商场竟“生产”如此多元化并且高品质的产品。更奇怪的是祁门红茶也是打着Fortnum & Mason品牌,穿上英式包装后,一百二十五克便可叫价二十五英磅。当然,这牌子也有其本身独特的产品,可是一些寻常的食品如乳酪、巧克力、果酱、苏格兰饼干换上Fortnum & Mason的名字后,价格就变得不寻常了。
因此,不论我怎么看,这类百货公司所专注于出售的产品就只有一种:品牌。
Monday, December 01, 2008
高超的文化经营
经过伦敦市的政府大厦时,只见旅客竞相摆姿势留影做纪念。白金汉宫那边也是如此。旅客络绎不绝。禁不住莞尔。
遥想自己那年首次到伦敦旅游时,也是乖乖地跑到这两个地方“朝拜”,不然不算来过伦敦一趟。
然而,到过丹麦、瑞典、挪威等同样拥有王室制度的国度,态度却迥然不同。当时只觉得瞻仰王宫是在浪费宝贵的旅行时间。至于政府大厦,即使先进国如瑞典和丹麦的古旧政府大厦也抓不住我的视线。
当时,也不明白所以然。
只知道身着红衫白裤,头戴大头黑帽的英国守卫兵的画面在脑海里根深蒂固。小学时的英文老师还特地播放了戴妃婚礼的录像带给我们看。在她心里,英国公主和王子的影像也同样是根深蒂固的。
奇怪的是,英国并不是世界上保留王室制度的唯一国家,然而他们所吸引到世人关注的程度是其他国家的王室所无法比美的。英国所出口的其他文化产物也同样让人啧啧称奇。即使中学时期莎士比亚无法说服我他的伟大之处,对于这个世界著名的文人,我还是恭恭敬敬的。剑桥、牛津的学生就是能让人刮目相看,虽然欧洲大陆也有历史悠久的大学。
这些绝对不是偶然的,也不单是殖民地的后遗症。
于是,不得不对英国人的文化经营手法甘拜下风。他们绝对拥有管理和促销自己文化的才能。英国的文化水平和特点未必出众,历史长度也不算久远。可是英国人胜在懂得如何把平凡的产品包装得与众不同,更懂得利用强而有力的宣传来抢滩,给自己的产品树立超凡的品牌。
Sunday, November 30, 2008
圣诞即景
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制造二十四天的期待
Monday, November 24, 2008
城市的渴望
Monday, November 10, 2008
血淋淋的营火会
Tuesday, October 07, 2008
亲密的距离
Tuesday, September 23, 2008
绝对台北
------2005年
最遥远的距离
Sunday, September 14, 2008
西班牙油条香
醒在科尔多瓦的早晨都很漂亮。饭店对街不远有一家小小的早餐室,售卖着西班牙式的早餐样式。旅行的幸福早晨便是跳出千篇一律的英式/美式/西式早餐的格式,而进入地道的氛围。
旅行便由此开始。即使食品不合口味,也能从另一个角度享受地道的味道。
推开两扇式的门走入餐室,室内的空间十分有限。桌子也不超过八桌。那两扇白色油漆的门把阳光的世界和烟雾弥漫的斗室突兀地分割开来。室内的烟客并不多。只需一个烟客就足以把整个空间熏得透不过气来。
尽管如此,排队等位子的人还是不少。把咖啡杯端到嘴边,味蕾沉浸在咖啡香里,鼻子却昏倒在二手烟里。
叫了chorru 配热巧克力,侍者端来的却是一盘油条和一杯热巧克力。这便是西班牙人的chorru,却是我的半边炸油条。把沾上巧克力浆的油条送入嘴里咀嚼,怎么吃都是油条配巧克力。小时候试过用阿华田来配油条,用巧克力配油条还没试过,所以也挺新奇的。
只不过chorru“光棍”一条,不像油条那样一半是秦桧一半是王氏;chorru也比较干脆、单纯,不必载负一锅热油的愤慨和咒语被炸成面目全非的油炸鬼。
Wednesday, September 03, 2008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瑞典人的宿舍风情
旅行途中,宿舍这种往往住客匆匆别过、不留情的地方,有时却是认识当地人文的一扇窗口。
· 经营者的人文素质
什么样的气候就会培植出不同种类的植物。人也一样。什么样的人一定是在什么样的人文气候下培育出来,而且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住户的信任
从挪威乘搭夜半火车进入瑞典。在边界时才联络上瑞典雅乐(Gävle )的宿舍负责人预定当晚的宿舍。由于是冬季时分,宿舍的接待时间比平常还短。待我的火车抵达雅乐时,已过了宿舍的接待时间了。于是,该宿舍负责人交待我抵达宿舍进入院内时,在一个黄色的沙箱内领取我的房钥匙。我果真在一个巨大黄色装满沙子的箱内找到一个信封。内含大门钥匙以及房门钥匙。到了隔天,宿舍负责人上班时,才把房钱交给他,也不担心我会在他上班之前卷席而逃。
当然,我无法以偏概全地认定所有的瑞典青年宿舍都是如此灵活处理接待时间以及善解人意的。但这至少说明了在这样一个背包客并不普遍的小地方竟能为住客提供这样的方便以及体贴,至少可以说这名瑞典宿舍经理表现了少数瑞典人的人文以及服务素质。只不过是廉价的住宿,宿舍经理却能发挥优质服务,这对奔波在外的背包客而言,是何等重要以及难得的!也相信这样的一种服务并不是一种偶然或是例外。
良心回应良心
另一回更绝!那是在瑞典第三大的湖景区瓦尔斯纳(Vadstena)宿舍。原来那儿的宿舍在冬季时分并不开放营业,不过投宿者仍然可以自行投宿。把住宿的日期以及姓名传真给宿舍负责人,也并不要求信用卡资料以确保住客的预定。稍后便获得了宿舍负责人的大门密码的传真。依照所提供的密码进入了大堂内。在关闭的柜台前看到了分别写上不同投宿人姓名的信封。同样,信封内含有房间的钥匙。投宿期间完全不见负责人。住客在离开之前只需把住宿所有的费用放入信封内留在房间里的桌上便可。住宿费用不包括清理费用。因此,住客若不愿意打扫自己投宿的房间以及床单外,就得另付一笔清理费。
由始至终,宿舍里根本连一个检察员都没有。投宿的人大可以大摇大摆不付房钱就离开,或是不打扫自己的房间也不缴付清理费用。这样的经营方式完全是依靠人心的素质。
你可以斥责这样的经营方式为愚蠢,那是因为你不信任人心,那多半是因为所遇到的人都缺乏这样的素质,甚至也可以说自己也缺乏这样的素质。但是,对于瑞典而言,这样的经营方式是可行的。很大的程度上说明了瑞典人的良心素质,才能使得这样的经营方式行得通。你可以想像把这样的经营方式转移到新加坡的后果吗?
· 交通工具内的宿舍
后来,在旅行的路上,宿舍成了我的一种“收集”。曾经在英格兰投宿过前身是磨坊的宿舍。宿舍内的确有一个已经废弃了的磨子。在瑞典更甚,一些人将废弃的火车改装成宿舍!每一个车厢就是一间四人房,分成上下床铺。车厢内的空间十分有限,上下铺的空间只足够躺着的姿势,甚至是坐在床铺上都不可能。不过,这样的一种宿舍不失为一种新颖的意念。宿舍内所有的设施都安置在各个车厢内,例如,洗澡间、饭厅、休闲室(休闲室甚至摆放了一张乒乓桌)。
除了火车之外,还有船舱内的宿舍!斯德哥尔摩的青年宿舍便是设在一艘船上。船舱的空间有限,所以主要是客房以及洗澡间。每一个大寝室内还有船的典型圆形窗口,墙壁都是铁制的。船舱只不过是整间宿舍的一部分而已。船舱以外便是陆地上的宿舍,内含更多的客房。公用厨房以及休闲设施也设在此。这是住在船舱大寝室的唯一不便,因为住客需要走出船舱,上到陆地才能进入陆地上的饭厅。虽然如此,船舱上的客房还是最抢手的!
这类的宿舍应该以什么样的角度来理解呢?环保、创意还是变通?我想,无论如何,在某一个程度上来说,都能表达瑞典人的某一个层面吧!
陌生的怜惜
Monday, August 18, 2008
温馨邮车
Sunday, August 17, 2008
输的姿态
被收音机的体育节目给唤醒。
大英帝国选手无缘进入奥运射箭最后十六强。收音机正播放着该选手维尔斯(Alan Wills)的访谈,只听到他将自己落败的原因归咎于他的南韩籍教练,指责他没有给予他充足的准备。后来,维尔斯在自己的部落格中澄清自己当时还未走出落败的坏情绪,一时气急才会说了不该说的话。
不该说出口的话,最能反映最心底的想法。
同一天,从英国广播新闻网上认识了十八岁的德林克荷尔(Paul Drinkhall)这名运动员—媒体称他为乒乓球星。只是这颗星星五月分在匈牙利举办的奥运入围赛时不敌西班牙选手,无缘出战奥运。这名选手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阐述这场赛事时,提到自己该胜不胜以及丹麦球员的球拍间接导致他落败。原来他的球拍不符合比赛的规格,使得他只能借用一名丹麦选手的球拍迎战。
失败的客观因素繁多,终究与自己无关。
同一天里看到这两则新闻,不禁让我想起1992年奥运跳水比赛的颁奖情景,记忆深刻。中国跳水运动员熊倪输了比赛,只得铜牌。颁奖仪式上,只见他穿着拖鞋从领奖月台上走了下来,来到冠、亚军选手面前,镇重地跟他们握手祝贺。那年,他也不过十八岁。
熊倪那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了解到,要取得胜利固然不容易,但要输得漂亮,也不简单。
四年后,他第三次参加奥运,终于获得了他第一枚奥运跳水金牌。
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输的理由,那才失败。
Wednesday, August 13, 2008
一座天空之岛
Tuesday, August 12, 2008
借来的时光
Monday, August 11, 2008
绿色走道
听说政府斥资“建造”绿色走道,计划将狮城现有的公园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环岛式的绿色走廊,让步行者接近大自然。只是不明白为什么需要一千万来串联现成的公园。
满心期待这一趟大自然之旅。国外的国家公园保护区、大自然的景区走多了,本土也终于推出了类似的自然园地。
亲身走了一小段。从Vivo City开始拾级而上。跟着水泥路走,穿过了一座又一座具时代感的桥,发现这些“钢骨水泥”比大自然更抢眼。走到森林区时,步行者走上了高架走道,“踩”在森林之上而行。行人从桥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就这样完成了所谓的“森林之旅”。顿时明白这项绿色走道的计划为何需要耗上一亿元,因为这些硬件。
这一天的自然之旅,在我而感,更像“钢骨水泥”之旅,而我一点也不觉得汗颜,尽情地欣赏不同的建筑线条。
Thursday, August 07, 2008
窥
Tuesday, August 05, 2008
顺风记
川藏线上
西藏和四川之间有一条著名的川藏线,沿途风景险峻、多变,可是路况不佳。川藏线全程约2500公里。以时速40公里来计算,也不过耗费约60个小时的时间而已。我太天真了。在这里,距离和路程的时间是扯不上关系的,只有时间单位才有意义。这段120公里的路程可以耗上整整10个小时之久,那段120公里却能只花2个半小时。久而久之,终于学乖了。向司机询问时不再问路有多远,而是要花多长的时间。
川藏线途经许多山区,风景迷人。但一碰上雨季,土质松软,塌方的事故不少。货运车有时得堵上几天的时间才能穿行。
上路的第二天,我就有幸地碰上了塌方事故。同车的人统统得把车顶上的行李全搬下来。那时只不过是清晨9点半。另一端的续程巴士是在20公里的小镇上。众人得各出其招到达另一方。侥幸者截到小型车,付上一些费用。一些人只能拎着行李一边步行,一边截车;一些只好抗着行李徒步完成20公里。午饭时间过去了,小镇上的司机开始点算人数,还差两个人没到齐。得等下去。晚饭时间也过去了,有些人开始有些意见了,但司机最终还是等到了最后两名搭客到达才发车。那时已经是傍晚7点钟了。碰过新柔长途夜班巴士的司机不管搭客是否到齐便把车开走的事件,所以不得不佩服藏族司机的专业精神。
川藏线快结束了,快到成都了,车子却频频抛锚。到了凌晨2点钟还碰上了公安的检查。有人举报车上载有违法物品。趁公安在检查,搭客便下车到小卖部吃“晚餐”。搜寻的结果是有人带了受法令保护的鱼类,却没人肯招。闹了一会儿,车子终于能出发了。
清晨5点钟,车子终于开进了成都,迟了5个小时。这10天的川藏线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回忆的经验。
非常香港
Thank GOD!
第一次遇到GOD是在西班牙的Seville。几乎块要走过那家商店了,却被橱窗里的某件展示品留住了脚步。现在已经忘了那是哪件产品,只记得那产品非常有设计感,并带一点中式味道。乍看之下,以为那又是一家靠卖中国风的欧洲商店,把东方的东西重新包装一番,再以欧洲的价格卖给欧洲人。
直到看到一组以中文报纸直接做成的手提纸袋和垃圾桶时,我才觉得这些设计,应该是出自于东方人之手。特别是那张非常香港的照片--经年失修的建筑,竟然也能用来做设计的画面!以漂亮的欧洲风景图作为相本、记事本的封面看多了,如此生活化的东方画面却让人倍感亲切。
再看品牌,“GOD/住好口的”,更说明了那是香港人的成品。
美的感受是来自生活的。设计的灵感也是。我虽然不是香港人,却能够从一些产品中感受到设计者对于香港的情感。
这趟去GOD的发源地香港,自然去看看。才惊觉GOD走的路线非常广,从文具、衣物、家庭用品、电器,甚至还包括了家具设计。感觉上,一些产品缺乏清晰的风格,甚至还让人联想起无印良品。
Monday, August 04, 2008
狮城漫游记(四):只缘身在此山中
住在这个区已有十余年,多亏B,才晓得有这么一个地方。
骑脚车约十分钟路程,赶在太阳还未完全苏醒之前上山。穿过钢骨水泥的丛林,拾级而上,跟着小径而行,开始徐徐地走入了绿色森林。
这便是一座深藏在马西岭政府组屋区内的山丘公园--是一座非一般的公园。循着小径缓缓走上山丘。小径旁的树木有时形成一个绿色屏风,把外界挡了开来,让人轻易地跌入了另一个空间里,整个人仿佛枕在大自然柔软的怀抱中!山丘让人有一种难得的自然高度,可以居高临下眺望四周的组屋景色--自然丛林对望着钢骨丛林,却又是如此和谐的一个画面。B说薄雾迷茫一片时的公园最漂亮。
这一小片的绿洲远离尘嚣,给人片刻的宁静。
这一座公园一点儿也不寂寞。公园里有许多人在打太极或做运动。沿途竟然还看到一些乐龄人士在除草!原来常到公园里来做运动的一些乐龄人士会定时地动手把公园里的野草统统拔掉。
想不到这座寻常的公园是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呵护着的。这股爱护的力量让这座公园变得与众不同、异常美丽。或许是我过于主观了。可是这座公园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一种双向交流,也是一种从获得到施予的延伸。这座公园不纯粹只是一座公园而已。它包含了人和公园的一种静态关系,是经过时间慢慢提炼而成的。
虽然两回上山的时间都太晚了,清晨的薄雾早已被日光给掀开了。然而,这座公园最迷人的一面,其实我已经看到了。
Tuesday, July 29, 2008
狮城漫游记(三):空间
我念念不忘Millennium Walk.因为这个商业地带以一种非商业的姿态呈现自己,也突破了狮城惯有的务实哲学。
在这个事事讲求务实的国土里,每一个举动、每一件事、每一寸土地都必须经过一番的精打细算,符合经济原则后才能实行。没有经济利益的事物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Millennium Walk的建筑哲学与岛国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从正门走入大厦内,可以立即感受到少有的空间感。
抬头一看,便是高耸的天花板。天花板犹如一座金字塔,从宽渐渐缩小到一个小窗户。这个格局很有意思,让人感觉到一种深邃的神秘感,也同时呈现了一种向无限申长的意味。从宽到窄的落差制造了一种空间假象,让实际的高度看起来更高。
建筑师应该是为了营造金字塔的感觉,因为天花板采用的颜色刚好也是金黄色。而且天花板的前后方都有三排的小窗户,真有几分古墓的感觉。
天花板正中央的那个窗户成了室内与室外的一个衔接。微弱的阳光透过小窗户撒入室内时,至少让室内不至于与外界完全隔离起来。
正门左右两方长廊上的天花板都采用了金字塔的格局,只不过采用的颜色改以缤纷的颜色上场,给“古墓”似的室内增添一些活力和生气。
不当沙丁鱼
莱佛士坊(Raffles City)内原来有一个颇大的室内广场。广场上还有一个喷泉。现在那个空间熬不过经济的考量,已经变成了两层楼的商场,排满了店面。现在的莱佛士坊只有一个感觉—拥挤!即使人潮不多,整个室内格局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当然,业主才不理会这些。只要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制造更多的店面,业主的租金来源就会跟着增加。理所当然的。
反观Millennium Walk仅仅设了两层楼而已。实际上,从二楼到天花板之间的空间里还可以增设另外两层楼的店面,业主却选择不那样做。或许,业主也只是将心比心,不喜欢在购物时被当成是一只罐头沙丁鱼。
从内在到外在
人是无法脱离环境而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