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

旋转木马



是时候了,旋转木马又开始旋转了。角度慢慢移动,风景也开始有所不同。

该转换风景了。是时候转换眼前的风景,从新的角度去欣赏同一面风景。一头被钉劳在旋转轴心上的木马,至少可以拥有改变角度的自由。木马缓缓地旋动,随着角度的不同,风景也缓缓地变动。同样的轴心,却能碰上不同的风景。

岛国的空间极小。然而,让人窒息的并不是空间上的限制,而是生活的目标和生存价值。一些价值观仿佛被困在岛状地带,只能拥有一种可能性。可能性以外的可能则变成了一种罪过。无法认同又不能改变大环境,只能努力地平衡,久而久之也变得力不从心。一些你认为是合理的基本价值观和追求,在岛国的狭小空间里只能是天方夜谭。

这个世界当然没有天堂。不管怎么转动,旋转木马永远离不开轴心,就像我们永远跳不开人的世界。只要有人,就有制度,只好必须依循特定而运作。像木马把有限的自由钉劳在轴心上,只能看到不同的旋转角度,却无法完全掌控旋转的速度和方式。

当自己无法认同每日朝夕相对的一组风景时,特别害怕被固定在与自己相左的意识形态、生活理念和价值观里。

在离家五千英里的距离外,转到了一片新风景。感觉自己真像一头轴心上的木马。在同一个职场里旋转着。同样的职业、同样的忙碌、同样有不完美,却第一次能够享受自己的工作、第一次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专业而不是身兼多职的杂人、第一次让所有的忙碌拥有实质的目的和效果。

尽管固定在旋转轴心上,然而风景在慢慢地转动。在这转动之下竟看到了全新的一种可能性。

有时,一成不变的风景让人不自觉地死去。偶尔需要转动。像打开瓶子前,必须摇晃瓶内的液体一样。是时候让瓶子内的沉淀物还原。一些思维、一些理念、一些追求,在摇晃之后,轮廓变得分明,已沉睡的部分开始苏醒。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给你一些不给一些

词:梁文福

你时常看见
自己的微笑
挂在另一个人的嘴边

车窗外的风景
幻想中绵延
自己的倒影视而不见

你时常回首
这漫长旅途中
象和无数自己说再见

遗憾凝成焦点
他占据你的眼
沾湿的画面
你让他退远

生命他给你一些不给一些
这些那些自己才是考验
你在念着天边那座花园
我愿笑对眼前的莲
得与失都有祝福隐藏的脸
你还在等待永恒的容颜
我愿在每个平凡刹那里面
握住无限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湖区的声音



时间仿佛停止转动。湖区似乎还忘我地留在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年份里。

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因为诗人华兹华斯而一举成名,成了英格兰引以为荣的风景区。华兹华斯一辈子就住在英格兰北部的湖区,从田园风光中寻获诗句的灵感,也实践了他的大自然和生活的理念。不管阴天晴天,他都会在区内散步。在那个年代,当步行只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交通工具时、华兹华斯是极少数以步行为目的、以步行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主动去接近大自然的人。华兹华斯开启了人们欣赏大自然的眼睛,让人们从大自然的声音中听到了美妙的旋律以及看到了动人的画作。

对见证过苏格兰高原的人来说,湖区像个主菜过后的甜点、一个让人轻松以对的小品。湖区比不上苏格兰高原的壮阔和豪迈、也少了苏格兰高原的精彩。相对的,湖区更像一个英国绅士,一切井然有序并且彬彬有礼。苏格兰的景色让人肃然起敬,湖区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窝心的美。

湖区的美,很有意思。区内的景致说不上让人叹为观止,但步入眼帘的却是一幅幅宁静的画面。

在这里,你听到宁静的声音。

站在某一处,听到了远处的山谷传来了流水声、远方的树林转述了鸟鸣声而泄漏了鸟儿的踪迹、当炊烟夹着木柴味乘着微风飘散开来时,你开始感受到五官的存在。你听到清晰的溪水声、你闻到了炊烟的味道、你感受到平原的辽阔、所以你体会到了平淡的美。

这个湖区是英格兰人的骄傲,这里收揽了全英格兰面积最大的湖以及海拔最高的“山”。即使是这些也无法让我叹为观止。对我来说,湖区还是美的,美在它展现了大自然的简单与平和,能让人能简单、轻松地接近大自然的脉搏。然而,与苏格兰和威尔斯相比,我的心永远是偏向那方的。

Sunday, December 10, 2006


有一天,当你发现某个人成了你生命的轴心时,你害怕不已。你发现自己原来的日夜星辰开始颠倒。许多事开始跳出了你所能掌握的范围中,甚至是你自己,都失去了掌握。

轴心占据了自己。于是,恐惧开始蔓延。那一座轴心像台风席卷所经之处,你只能被任由摆布。可是,这是一种骑虎难下的窘境。有没有这座轴心,你的世界已经无法还原了。轴心一旦抽离你的世界,你的世界立即瓦解。任你如何拼凑,原有的世界已经无法还原。所有的发生都会成为经过。但是留下的蛛丝马迹却能燎原,成为日后莫名的伏笔。

有一天,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在不自觉中变得无动于衷时,你同样地害怕不已。当别人所给予你的感动绕过了你的心,变成一种只是经过逻辑思维过滤后的理性认知而已。当下,你知道自己必须感动,只是感觉不到那分感觉而已。当所有的情谊成了一种理性的积累而非情感的基础时,你知道这一刻的你才是完整的。此刻,即使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抽身离去,你的世界可以毫发无损。

一些事情改变了,但是你仍然能够继续,而不觉有失。日子依然。你发现,收拾残局竟然变得如此容易,甚至是太过轻易。你以为自己已摆脱了束缚获得了自由。他人对你的好坏,你都不在乎。其实是无法再去在乎。

你发现,你的世界已经不需要轴心来运转。吊诡的是,即使如何努力,你已经无法让谁成为你生命的轴心。你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完整的。此时,再没有人能够操控你的世界。你终于只属于自己。

如此完整的你,你发现这样原来也是一种不完整。

百分百的自由,竟然让你觉得空洞。

Monday, December 04, 2006

寻找距离


我们需要距离。

工作与生活之间的拥挤、永远不够用的时间、职场上的情绪轰炸……让自己的感情变得无能为力。只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花几块钱,隔着电影荧幕,在别人虚构的爱情故事里找到真爱、可以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感情、在虚构的场景里看到真理……一些人的感情机能就只能对着荧光屏发动起来,眼泪鼻涕都汹涌澎湃,回到现实又会自动地面无表情。

我需要的不是你,而是MSN中的你。见不见面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在彼此需要时,在大家方便的情况下互相取暖。有空上线时,看看此时谁也有空能上线交谈。MSN比电话更美妙,看不到、听不到彼此,摩擦也可以相对地减少。想靠近却又自然地更爱自己。人性中的自私、贪婪、懦弱在近距离的放大下显露无遗。因为这样,这个世界更需要空间让大家能在一段距离以外和睦共处,让谎言也可以继续完美无瑕。隔着MSN的距离,大家试图与大家互相靠近。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改变不了人性,就只能调适相处的方式。

虚拟的世界让人能够跟真实的世界保持一段安全距离。于是,我们跳进虚拟的视像游戏世界,全情投入、废寝忘食。我们需要的不是另一个真实世界的复制,所以虚拟世界让现实中不可能的事物变得可能,更重要的是省却现实生活中所避免不了的繁琐人际关系。在另一个空间里,我可以在电脑荧光屏前充当飞行师,飞入云端,也可以以为自己是一名赛车手,在赛车跑道上驰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虚拟的世界以及游戏让真实的世界变得更有所期待。两个无法替代的世界或许能够互相拉长补短。

生活里,大家或许都在不自觉地为彼此寻找距离,并且是各式各样的距离。一段足以让人与人之间能和睦共处、让大家都能在原有的生活原貌中更好地生活下去的距离。很多时候,一段看似很远的距离反而是大家最靠近的安全距离。

旅游孤岛


旅行仿佛是一座时空上的孤岛。

旅行时空中所遇到的人、碰到的事、拥有过的情怀和回忆,很吊诡的,只能存活在那座孤岛里。一旦脱离了旅行的时空,一切都似乎变得很虚无。

一些平凡的东西出现在异地时空里时,竟然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于是,爱购物的旅客常常会为此而神魂颠倒。农村特色的玻璃窗剪纸、橱窗里独特的民族服装、喜马拉雅山上的山石铁器首饰、典雅的茶具……满心欢喜地把旅行胜利品搬回政府组屋的空间里时发现,具有农村气息的玻璃窗剪纸只不过是一张剪纸而已,张贴在装置了铁窗的窗户上,变得不伦不类;穿在别人身上浓浓的民族气息的服装后来只能收进衣柜陪伴樟脑丸……

买下了物品,却永远买不下那边时空的客观环境。山里人戴的山石铁器首饰流露了淳朴的气质,离开了山区,那些首饰在别人眼里竟成了街边廉价的破石烂铁……

路途上和一些他乡的游人一同交过心。就在当下,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好感觉。这样纯真的情怀,让人想法子让它永远不死。交换地址、电话、电邮,希望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这段美丽的回忆。回到了彼此的现实世界中,电邮的联系断断续续,结果只是一种苟延残喘的企图联系而已。回忆没有变色,但是一切已经改变了。即使在另一个国度重逢,同样的人,却少了一些什么感觉。结果,大家成了一种宾主关系。再美好的过往也只能在回忆的场景里保鲜。

人是贪婪的,难免会想把自己喜欢的人或东西留在身边。可是事实是很多时候,只能喜欢,不能占有。

即使是物品,也只能在原有的环境里绽放光芒。如果生硬地移植过来,可能沦为废物;诚如爱一个人那样,重点不是如何将所爱移植到自己熟悉的世界,而是让那个人保持完整的自己。

旅途上,学习的盲点很多,也慢慢地学会如何松手。碰上令人欢喜的物品或让人眷恋的友情时,只好知足地经过,然后离开。让一切留在旅游孤岛上保鲜。或许,永恒就只是这么一回事。

过境旅客(II)


走在伦敦、巴黎、敦柏林的街上,感受到世界村的落实。仿佛全世界的人民都聚集在那里。回到弹丸小国的狮城,也是如此。小小的一块地,竟也能够容纳那么多国籍的人士。谁才是真正的“土著”,三代过后,谁也分不清,也不必分清。反正追溯历史,发现自己的祖先也不过是移民,你和他也不过是在不同时期过境而已。人一直在不停地流动着,不停地寻找,希望在下一站找到自己的需要。

什么是国界?风没动、旗没动,而是心在动。只要心理存在了,那个东西就存在了,也变得实在了。国界捍卫了统治者的权力,让资源的拥有权有所属,也让统治层能够合法地管理一群人。只是这样而已。死在爱国名义下的岳飞可能此刻就要翻白眼了。

漂亮的牛车水是留给旅客,还是留给我们自己?我们不停地以旅客的身份穿梭不同的国度,别人也同样经过我们的地方。谁会继续上路谁会留下?我们不停地过境出境。边界可以固定不变,却锁不住涌动的人潮。

什么样的地方能够留住你的心?

很多美丽的地方,经过了之后,绚烂在凝固成一张照片之后变得模糊不堪。肉眼上的美原来可能只是一种浮华。触动过人心灵的东西才能让那个地方永存于记忆里。有些经过的地方,一直在呼叫着自己。呼叫的其实是自己回忆里的回音而已。而那些回音是因为人,因为有过人的温度才能不褪色。

母校岁月里的记忆五味俱全。与朋友交心后的暖流、被迫操练后的疲惫与耻辱、英语水平被人讥笑后的难堪、修得正果后的喜悦……好的、坏的,都让回首充满了暖意。不管母校多么简陋、破旧,在回忆的磁场里,它永远青春美丽。

回忆让原本客观、生冷的地方变得有温度。回忆让普通变得特别。我们简短的历史不停地追赶着新的时代,不断地翻新过去,许多回忆的现场都在发展的巨轮中让步给了未来。这里变得更像过境区。少了回忆的场景,脑海中的回忆能够保温多久?

因此,有些人带着回忆,在新的地方种植新的新回忆。

过境旅客(I)


离开了将近15个月后再回到这个地方,15个月的距离竟然让它变得可爱。

回来后,带着旅客过境的心态逗留此地。因为这种过境心态,让许多即使不合理的事情,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再无耻的谎言也能把它当成笑话来消化。就是这样“宽宏大量”的心态让旅客角度下的许多地方和人情变得美丽多了。因此,以旅客的身份游览其它国度,许多地方总是美丽得如此轻易、不负责任。如果用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未尝不是一种“双赢”的方法?

对一名旅客而言,行程表里永远有下一个目的地要去,此时此刻所停留的地方永远只是一个过渡。作为一名旅客,她/他绝对不期和这个地方长相厮守。因此,这里所发生的不愉快事物也不过是过渡而已。即使再喜欢那个地方,下一回还是能够回去度假的,还是以旅客的身份过境。这样的距离最美,对人或对一个地方而言都是如此。

因了解而分开的惨剧比比皆是。不管对人还是地方,或许人都需要一个距离的空间,少一些责任的束缚,才能和谐地和他人生活在一起、在一个地方和睦地生活下来。

归属感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感受,是很自然的一种感觉。或许让每个人有所归属的原因各异。不过,把世界最棒的机场、花园城市般的市容、许多世界第一的头衔、滨海艺术中心加合起来,未必就能培植出归属感。恐怕拼凑起来都不及一盘海南鸡饭令人魂萦梦牵。

如果可以把家人和朋友都装进行李箱一起带走,一个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是否能够拥有令人舍不得的点滴?找一些能够让自己能够感受到温度的一些东西,可能是一些爱、一些尊重、一些回忆、一些自我的价值,怕的是即使翻箱倒柜,也只能找到一张印着鱼尾狮的明信片而已。

情恋距离


我就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样的距离把两个人隔在河水两岸,不同的世界让彼此都遥不可及。这种遥不可及的距离压在诗人泰戈尔的心上,让心难以承受负荷。

每个星期会在特定的日子和特定的时间到那个地点一趟。拿着一本书坐在那里佯装阅读。只是为了要看他。知道他会在那个时候经过这里到文学院的食堂用午餐。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不知道那人会选择什么时候经过,甚至不知道那人是否会选择文学院的食堂。

只能尽人事,其他则由天决定。

翻阅着手上的书,眼角却注视着来往的人群。眼睛好不忙碌。得假装看书,却害怕会在一个不留神之间错过他。运气不好的话,一个小时过去了都碰不到他。那一天就会以失望的基调总结心情。运气好的话,就从远处瞥见他的身影。即使不正视他,他的轮廓和走姿却在眼角里变得清晰无比。如同电影画面,他的身影从模糊到清晰,再从清晰到模糊,然后就消失在人群中。这样一瞥就足以让一天拥有了存在的意义。

混杂在熙攘往来的人群中,是我和他最近的距离。仿佛遥不可及。吊诡的是,最遥远的距离其实不沉重。反而有一种让人如释重负后的惬意。泰戈尔最遥远的距离在不同的角度中,能够拥有不同的重量。

站在各自的世界中,隔着无法计算的距离,拥有各自莫大的空间,能够全权以自己的方式陈述心意。这样就刚好。一个眨眼、一个笑意,足以让未来从回忆中取暖。

近或远是一场拔河。过度贪恋近距离,有时只让两人一败涂地。因为贪婪,企图拥有更多,试图靠近彼此。看得太清楚或是拿捏不准妥协的底线,再靠近一点反而让两人阻隔在天涯。

只因心太小,一个回眸、一个身影,就能装满整个心房。离得很远反而靠近。结果,这样的距离竟然能如此轻盈。

于是,他在人群中看着前方时,离我非常遥远,却也是最安全的距离。恋一个人或许更像一场与距离的情恋、一场自我安排的结果。

Monday, November 27, 2006

留白之间



留白是中国水墨画的一种表达方式。油画让颜料布满整张画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丝毫的空白空隙。然而,留白并不是一场空白。那是一种转述的方式,通过虚无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实在的事物或情感。鱼儿在游动,无形无影的水却在鱼儿的泳姿之间完全体现出来;看不到,却可以意会到水的存在。每个赏画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去体会那分“水意”,每一个人都可以带走自己心中的水的形象。没有对错。

留白是一场静默的表达。虽然无语却是千言万语折叠后的沉默。

或许因此,留白比上色还要困难。因为留白不相等于空白,所以只要稍不留神,未曾上色的部分可能就变成了一片毫无意义的空白而已。

好多事,好多情感,好多疑问,原来都可以通过留白的方式去体会去诠释去释怀。这样退一步,不把话说尽、不把事做尽,反而能腾出更大的空间给自己和他人。

到后来,你我之间只剩下一场空白。没有对话、没有音讯,仿佛是一无所有。然而留白毕竟不是空洞的空间,那毕竟是画者欲语还休的动作。只要有心,看画的人始终看到了画者未画出的颜色、未勾勒出的形状、未标出的状态。好比眉目传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于是,你不能说出的话、无法进行的举止……都蕴藏在一场留白的空间里。没有言语、没有声音、没有动作。仿佛一切都不存在。只有留白的诠释才能丰富这一片空白,才能会意其中虚无缥缈的一切。没有对错,只有站在不同诠释的角度而已。风无实无体,却在枝条微动之间泄漏了自己的足迹、印记在我发丝的婆娑之间。水无形无影,却在鱼儿的摆动之间阐述了流动的水波。风止水不流动时,更需要意会,也只能会意它们的存在。

因为看不到了,听不到了,所以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多的坚信去肯定这只是你故意未下笔的千言万语的表达形式,并不是你无言以对的空白。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寂寞公路



说好了要一起流浪.失约的我却独自飞翔.看不见尽头,所以寂寞漫长.

Saturday, November 18, 2006

泳池边的缓慢人生



摄氏42度的夏日里,驱车前往西班牙的一个普通游泳池游泳。

跳进冰冷的水里,慢慢开始摆动身体。来来回回地游,虽然缓慢,可是目标很清楚。有起点也要有终点。

来到游池,不言而喻就是想游泳。然而,环顾四周,发现并无一人在游泳。水池里不少人,却都是站在水池里,要不就是在水中浮动着与朋友谈话。不见任何人认真地在游泳。

泳池边的人比泳池里的人还要多。或是在水池边的草坪上做日光浴、或是趴着阅读读物、或是与朋友在池边闲聊。

我刻意地留下来。时间慢慢地过去了。坐在池边的人们依然坐在池边。有时会下水浸泡一会儿,过后又回到草坪上躺着。有个时段,泳池里甚至并无一人。整整三个小时,只见西班牙人“散漫”地度过游泳池的时光。

就像到海边的人都不一定是入海游泳,或是玩泥沙。只是躺在沙滩上,就能够躺足一个下午。这样也就能凑足到海边一趟的理由了。

游了几圈后,从泳池出来,也学着其他人一样地在池边享受时光。结果却在草坪上翻来覆去。一个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耳边MP3的音乐始终无法平复我的心神。脑海里总是想着别的事。三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做多少事、可以打多少字?躺在太阳底下,感受到的却不是阳光当下的温度。甚至感觉自己在蹉跎时光似的。

原来,悠闲让自己感觉不自在。西班牙人却能悠哉闲哉地在泳池边单纯地消耗整个下午的时光,毫不愧疚。

能够享受当下,是一种福气。

匆忙的人生看似获得了许多。但在赶忙之中往往错过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感受当下。米兰昆德拉在《缓慢》一书中提到,缓慢的速度是为了要清楚地记忆,快速是为了要忘记。不无道理。

匆忙的人生没有空隙让人感受或体会。这样的人生回味起来总像是一场浮光掠影。只有画面没有深度。由头脑而非五官来操作的人生未免骚不到痒。

人生这一站只有一次的机会。错过了,再也没有下一班车。因此,此刻就是永恒。

Saturday, November 11, 2006

威尔斯早餐





人心地图促使了边界划分。

跨过英格兰最后的一个城镇,驶入了威尔斯(Wales)境地。同样属于英国管辖地区,一切如同,却又不同。有一种刻意区分的用意。交通指示牌上的威尔斯语成了一种身份的标志。虽然头顶上的天空还是连成一线,此时你知道自己进入了威尔斯境内。

人文色彩多少让一个地方变得独特。其中的差异需要时间慢慢地去体会。

最大的不同便是各处可见的威尔斯语,应该说是威尔斯语和英语并列的指示说明。这样的视觉效果竟然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悲哀。英语的国际地位已成定局。此刻,为了划分威尔斯人与英格兰人之间的差异,语言脱离了原有的沟通用途,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身份工具,不再是为了促进沟通,而是加强分化。

醒在威尔斯的天空下。自然而然地享用当地特色的威尔斯式早餐。端上桌的是鸡蛋、火腿、炸香肠、香菇和番茄。同样的佐料,在不同的天空低下,拥有了不同的诠释角度。同样的鸡蛋、火腿、炸香肠、香菇和番茄,在英格兰的境地便是不折不扣的英式早餐。

这份威式早餐耐人寻味。心理上的边界的力量是无穷的。希特勒的回音仿佛还在耳边;恐怖主义的炸弹还是温热的。

早上醒来肚子空空的。威式早餐或是英式早餐,吞进肚子里的仍然是鸡蛋、火腿、炸香肠。温饱的感觉最实在。

隐形的边界,却是如此具体的抽象概念。因为心理上区分的需要,所以边界变得如此清晰。车子在公路上行驶,步入眼帘的公路告示牌上的威尔斯语时时刻刻地提醒着大家威尔斯的存在。

车子驶离了城镇,进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寂静的树林、高耸的山丘、潺潺流动的溪水忘我地呼吸着。边界在自然的地带中显得那么的肤浅和无谓。还好有体内的鸡蛋、火腿和炸香肠可以取暖。

边界无罪。只是人心太小。

Friday, November 03, 2006

恍若


一觉醒来
整个夏天就躺在路边。
发黄、残败。
风起时
最美的夏天只是尸骸。

一觉醒来,你我搁浅在记忆里。
沉睡、残留。
季节会过时
记忆会褪色。

一觉醒来
发现。
过去只是坐在未来等着我。

记忆会褪色。
可是风起时
涟漪却萦绕不止

再睁开眼
我已被你的记忆遗忘了
躺在路边
等待时节来收拾

Monday, October 02, 2006

ShadowsswodahS



Shadows sprung to life in the wake of light.
Like reflections in mirror on either end.
Neither alike, neither apart.
Intensifying in each other's presence.

I watched my shadow moving with the sun.
Growing and diminishing under my nose.
Yet, I remain ungrown, untouched.

I watched as my shadow danced wildly around me.
Sometimes fiery sometimes weary sometimes lost.
Detached I stood, however attached,
Like a merry-go-round amidst its movements.

Always, owing its existence to me.
But forever bonded to me.

Or me, bonded by my own reflection.

Friday, September 29, 2006

慢走人生



慢应该是一种心态。与速度无关。

在一天的时间里,蜗牛与麋鹿以自己天生的速度完成了自己一天的行程。一公里还是一千公里都是一样的24个小时对折后的路程单位。对蜗牛而言,一千公里可能就是它的一生。麋鹿在一抬腿之间就跨过了蜗牛的半天,可是麋鹿永远看不到蜗牛所经过的风景。蜗牛也就自然看不到麋鹿的世界的辽阔。两者之间是没有比较的基础的。在爬行的途中,蜗牛经过了蜘蛛所结下的网,看到了每一片叶子的细纹、植物上的各种昆虫、感应到土地的层面,却看不到一整片的湖泊。因此,你不能以麋鹿的路程结果去嘲笑蜗牛的缓慢。那是愚蠢的,因为麋鹿并不是蜗牛。蜗牛或是麋鹿正因为获得了而同时失去对方所获得的。

在旅行的日子里,T依然早起,不慌不忙地买面包,在公用厨房小心翼翼地切面包,等待同伴施施然起床一起用早点。闲话一番后才开着车子到几公里外的海湾走走。车子跟着他心情的速度进行,所以车子缓缓而行。海景并不远,可是车子会常常对路上的某些事物感到好奇而停下。待他抵达海湾时,其他的旅客早前往他们下一个景点了,接着他们将赶往乙、丙或是丁的据点了……对他们来说,海湾是他们一天的起点。对T这样的一个人而言,他的第一个据点由起床的那一刻开始,从切面包到吃早餐到聊天到路上的所见都是他旅程上的据点。他与其他的旅客无异,都是在找寻美,一种属于自己定义的一种美。他也很积极,只是从速度上而言,他是缓慢的。

M迫不及待地把车子开离市区。她与其他司机不同的是,车轮一离开市区的马路,她却放缓车速,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无人地带慢慢地上路。她也同样拥有自己的目的地,也会在特定的时间内抵达,只是她选择了一种缓行的速度到达自己的终点而已。她想看沿途的森林,城市所没有的一种宽阔与宁静。在抵达终点之前,她把车子停靠在海边享用午餐,聆听海水和时间流逝的声音。接着,她才继续上路。

T与M均选择了慢走各自的人生。那只是生命的一种选择。

Saturday, September 23, 2006

留言


他走了
暖气冬眠了
所以房子在发抖

空洞的房子
干净的垃圾桶
他最后的蛛丝马迹
只留给垃圾车

打开冰箱
暖流充塞
冷冻柜里尽是保鲜着的温情
冰封着他的暗语

嘴里夹着金枪鱼的马铃薯
是我往日的午餐样式
我看到碎肉的彩排
正为煲出一锅汤而预演

房间里
曾经断了椅背的椅子
已经振作起来
佯装完好地坐在我的书桌前

房子还是静静地
只是他的留言

震耳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06

我们的爱



爱折磨人。

让人痛不欲生、丧失理智、遗憾终身、变得疯狂、甚至是情杀……然而真正折磨自己的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

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转身就走,头也不回,如此无情--你的无情让我痛苦。痛苦是因为我要求自己的付出有回报。

一厢情愿的爱情或是爱上了已经有爱情或婚姻盟约的对象让人痛苦--痛苦是因为想得到却又得不到对方肯定的眼神。因为我还学不会无条件的爱,我会的只是想拥有。

被爱情背叛了,我是受害者--你不应该这么滥情、这么不考虑我的感受。我痛苦,因为对方无法符合我的爱情标准。

可是,如果我真的那么爱你、如果真的是爱你,我就应该能心甘情愿地付出;如果是心甘情愿,也就不存计较回报率,也只会从你的角度出发。你的有情、无情、你的坚贞、你的滥情都不会左右我对你的爱情。因为我爱的是你,不是你的回报。

有的人习惯背叛、有的人把感情当暴利的工具、有的人把感情当缓兵之计……只要双方满意彼此的感情标准,法律也奈何不了。爱情世界里,没有逻辑、没有规则、没有法律可循、更没有道德可言。参与游戏的人必须彻底地明白这个道理,才能练就出一颗金刚不败之心。如果自己做不到无条件的爱,就只能选择离开,寻找能够符合彼此感情标准的人;如果你无法妥协于对方的感情标准,即使把对方的头皮抓破、把对方拴劳,你也只是要迫使对方接受你的感情标准。那是占有、是不甘,还是真的是爱?

因为感情毕竟是一种变相的投资,你的冷漠、不忠、无情让我“血本无归”。任何一种没有回报的投资都是愚蠢的行为。爱情专家教导人们不要迷信为爱奉献一切,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人。注意,是适合,不一定是爱。因为爱情专家也知道懂爱的人不多。

我们的自我、我们的角度、我们的价值观最重要、我们考虑到最多的不是对方的感受,而是自己的感受。爱折磨人,因为我们不懂爱。

事实是,即使彼此相爱,我们还是最爱自己。

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葡式咖啡



美国人教世界喝咖啡。西方咖啡在美国人的文化诠释下,经过加工、行销和包装,划一成卡布奇诺、莫卡和拿铁的标贴里,然后再转销给我们。我们对欧洲的咖啡文化的认识便浓缩在这些意大利咖啡名称里。

若用这些意大利咖啡类别来概括整个欧洲的咖啡文化,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或法国人肯定不服气。Y感恩地指出,即使是法国的快餐店都能喝到好咖啡。一言让我们的连锁咖啡座的咖啡相形见绌。在南西班牙时,住宿楼下的寻常咖啡馆就已经能泡制出让我忘怀的咖啡,根本不必星巴克的造作高雅气氛。

提起咖啡,不会联想到葡萄牙。然而,从南至北穿梭葡萄牙,就算是简陋的咖啡座,桌面上摆放的都是浓缩咖啡。这个国家的咖啡指的就是浓缩咖啡,足见葡萄牙人对于咖啡的浓情程度。霎时间才想起,葡萄牙的前殖民地可是生产咖啡豆的巴西。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此时,所谓的卡布奇诺、莫卡或拿铁在葡萄牙人的咖啡面前显得尴尬非常。

来到葡萄牙,脚步一定会跟着嗅觉寻找咖啡时光。小巧的咖啡杯凝固了咖啡深度。点了一杯咖啡,端上来的是一小杯的浓缩咖啡。分量不多,几口便啜尽。咖啡味却留在味蕾上萦绕不止。

葡萄牙的咖啡座名字很有意思。至少在里斯本所留意到的咖啡座名字都以外国地名为名。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巴西人咖啡座”。这间由葡萄牙著名诗人兼作家佩索阿(Fernando Pessoa)生前爱流连忘返的巴西人咖啡座Café a Brasileira。咖啡座外还伫立了他的铜像。咖啡馆前还摆出简单介绍解说咖啡馆的历史。因为这些名气,光顾的人自然不少,完全浸入旅客光圈中。

然而,走出旅客重地,住宿对面便有一家凡塞尔咖啡座(Café Versaille)。推开沉重的木门进入凡赛尔咖啡馆,顿时以为自己闯入旧时代的空间。没有名人的眷顾,只有古老的陈设、华丽的天花板、旧式的玻璃吊灯、木制桌椅和玻璃橱窗,甚至是侍应生也穿着旧式的制服。光顾的人都是地道的当地人。喜欢这样的寻常美丽。

选了一分糕点和一杯咖啡,由此定下一天旅程的基调。葡萄牙的浓缩咖啡就像这个国家所给我的感觉一样。咖啡快速地流进了喉咙,却在味蕾上留下了芳香久久不能散去。葡萄牙是个古老的地域,经过时间漫长的提炼,散发的却是悠悠的芳香,让人反复回味。没有连锁咖啡倌的卡布奇诺、莫卡和拿铁的花招,也没有伦敦或巴黎的光环,葡萄牙和她的咖啡一样,有的只是耐人寻味的朴实。

这样的味道却也最真实。

Sunday, September 10, 2006

里斯本的黑白精彩




一些地方在流行旅行的版图之外。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样的风景。我在这座城市里感受到了比伦敦更谦和的光辉,比巴黎浪漫的氛围。

里斯本的旧是一种进行式,像一张黑白照片,没有颜色却能隽永。永远定格在那一刹那,慢慢地散发悠悠的韵味。往昔的缤纷与精彩都静默地合在相簿里。

新时代的地铁路线在城市底下交错,里斯本的天空却布满电车路线。电车轨道上,新式的电车驶过,传统的电车也不亢不卑地穿行着。传统电车上,旅客和当地乘客一同缓缓地驶过。时间继续迈进,里斯本的某一角仍原地踏步,继续老去。在这里,旧事物能够自然地发黄,没有丝毫的刻意复制或经营。

阿尔法玛是一座时间的孤岛,把里斯本定格在黑白照片的年代中。走入里斯本这个最古老的地区就能找到真实的气息。窄小街巷、迷宫般的街道规划、阳台铁花、单色的窗扇、旧式街灯、彩绘瓷砖,让人跌荡在时间的隧道中。这里曾是罗马人、摩尔人、犹太人所汇集的地方。这些过客所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丰富了阿尔法玛的色彩。

时间荏苒,经年失修的阿尔法玛失去了鲜艳的色彩,却签收了时间送的珍贵礼物—古旧的韵味。这是新时代建筑和翻新后的旧建筑所无法建造或复制的味道。

走向Castelo Sao Jorge时穿过了一条条陈旧的街巷,一次次的转角,转出了许多惊喜,让人快乐地在时空的迷宫中走失。再不需要其他壮观的景点,单是岁月的味道足以让我酩酊大醉。


旅游神话



流行旅行是在穿梭别人主观意识的一场旅程。他人的文字、他人的视像效果、他人的强力宣传,无形中定格了一个地方的形象。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批人潮换过一批,每一次都是在不停地巩固那样的意识、那样的形象。蔓延开来,一个地方渐渐地成了一则旅游神话。

旅行像在打一场心理战。广告的能耐就是能把虚有的东西变得实在,让人对广告中的产品趋之若鹜。旅行有时也是这个样子。在旅游作家的口碑下、在媒体的赞扬下、在旅游局的金弹银弹的宣传下,一个再平凡的地方也能煞有介事地出名起来。

旅游景点需要“出位”。当旅游宣传越来越多以“全世界、全欧洲、全亚洲最美”的字眼抢滩、当旅游作者狂妄地定下了你在死之前必须拜访的10大景点、当好事者选出了全世界最美的100个地方时,我们不自觉地开始周旋在彼此的旅游神话中。一场旅游漩涡开始扩散。

想起当年慕名巴黎的浪漫,亲身见证后,开始了解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旅游神话。一次一次“货不对办”的境遇,你发现一些地方只是比另一些地方获得了媒介更多的宠爱。一些美丽的地方却也因为媒体的眷顾而慢慢死去。

当你走过别人口中的一个又一个“之最”时,别人的观点必须尊重,你更是知道外面的世界比人们口中的“全世界”还要大。究竟是不是最美,还得走遍全世界才能证实。你也清楚,即使八十天内环游世界,也只是一种好胜的旅游虚荣心而已。穷此生,这世界也无法看尽。于是, “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的话语,始终说不出口。

一些地方的好玩和漂亮的程度很多时候是跟钱脱不了关系。拥有金钱后盾的国家能够把自己美丽、历史悠久的地方深远地传播开来,让它们广为人知。因为有了宣传,这些地方才能在我们的所知范围内美丽起来。我们的所知范围外,同样也有更棒的地方美丽着。就算资讯和科技发达,一定还有很多地方在媒体的光圈外静静地美丽着。

即使不是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你对那以外的地方也充满各种好奇。毕竟,一些最能牵动记忆磁场的地方更本不需要旅游排名或宣传手册来肯定。

Saturday, September 09, 2006

走钢丝的螺丝钉



人不是一座孤岛,却也因为如此而变成一座孤岛。

三百名在世界第一大战中因为涉及开小差或逃兵罪名的英国士兵被处决。将近九十年后,这些士兵终于在2006年获得了赦免。仿佛生命能够像影片一样快速回转,重演一遍。英国国民卫生服务最近宣布不再为某一类药品津贴,理由是药物的确切效果还未获得足够的证明。一些依靠这类药品延续生命的病人在新条例下如果继续使用药品,则必须面对庞大的医药费。生命与决策似乎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生命无价。但在制度下,总是那么的微小,变得“无价”可言。你开小差,制度拥有更好的理由剥夺你生命的权利;没有更好的证明药物的效力,制度拥有绝对的理由否定你申请医药津贴的权力。

天性使然,人必须群体而居,不管是为了生存理由或是心理需要。群体的天性催生了制度。不管是部落社会或是城镇社会,社会里的制度有效地管理一群人以及分配有限的资源。群体给予了制度权力,也赋予一小撮人借用制度的权力来管理广大的群众。

从此,你这个人不再属于自己。你的身体、劳力、财物、个人权力、言行举止、道德标准,甚至是你的思想,实际上属于制度,不受你管。你个人的价值不再属于你自己。制度下拥有决策权的人决定你的劳力价值、你对国家的财务贡献。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器官、你的血液,在社会制度的法律下变成了公共产物。什么时候,可能连精子也能成为国家的产物,交由那一小撮人决定如何使用与分配。

人因群体而居,获得了群体力量所带来的好处。与此同时,群体的力量却也不停地在与个人拔河。“群体利益”至上,理由是能够让群体中更多的人获益。 “群体利益”的名义下,你的身体就归制度所有、一声号令发出后,军士将性命与青春交由服从。然而,制度下,你也不知道那批“更多的人”是否存在;正义的名义下,即使侵占他人的土地、即使横行霸道,也可以变成合情合理。

回想起来,或许性格使然,生性孤僻,不合群.碰上群体活动或生活,就会冒汗.中学时期羡慕制服团体的帅气制服,却始终没有参加.不明白为什么必须完全服从命令.高中时期,选择了国初,避开了以团结出名的华初.只想过自己安静的日子,群体的力量让我感到不自在.快踏入社会当社会人时,心理兢兢业业.快进入更大的制度,需要了解制度以利用制度来让自己生存.可是我没有那么聪明,也很懒.

群体生活让我感到害怕.至今都是如此.群体,在某种意味上包含了潜在的统一方针或行为.想继续留在群体中,就必须潜意识地服从.害怕服从,只想自由自在,不受人管.只想拥有一亩田,过自耕自给的生活,不必依赖任何人.也就可以脱离制度的束缚.只不过,即使自耕自给,也受到管制.就算买下了土地,谁知道哪天政府会以什么理由收回也说不定.真的什么都说不定.

群体更让人变成一座孤岛.

Sunday, August 27, 2006

The Secret Garden




屋后有一座花园。一个充满秘密的地方。说它充满秘密,是相对我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它从不隐瞒自己,只是无人去发掘以及了解它而已。

这座花园静悄悄地在我面前躺了三个季节。直到快离开这个地方时才惊觉原来自己的花园里有一棵苹果树!夏季末,开始结果了,青涩的青苹果等待季节的呼唤,慢慢地换上红色的新装。直到要搬家的最后两天,在除草的偶然间发现了薄荷草。木莓也早已呼应季节的脚步,结出黑、红颜色的果子了。篱笆边有一株玫瑰,通过C的眼睛,我才知道它的存在。它在我的花园里花开、花谢,我全然不知。因为缺乏了解,在除草的当儿还被它那布满刺的花茎给割伤。即使没有我的照顾,这些植物依然循着自然的规律生长,毫不逊色。

这是一座秘密花园,因为无人过问、无人探寻,所以它静默地随着季节的脚步演绎着自己的歌曲。也因为无人过问,所以野草丛生,有的还成了灌木丛。对邻居家的猫来说,这样的地方充满了更多隐蔽的地方,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座被荒废的花园满足了一只猫的好奇心。那只猫比我更了解这个园地。

第一次托出笨重的除草机,开动引擎,面对三个月的草丛。如狂风扫落叶,三个月的时光都被利刃给割除,卷进了除草机。每启动五分钟,除草机就吃得饱饱的。于是,每隔五分钟就得把草屑倒掉。一时不慎,还把除草机的电线给“除断”,除草机顿时瘫痪。只好动用科学原理把切断的电线接回。

三个月可以是漫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对使劲推动除草机的人来说是漫长的。除掉了三个黑塑料袋的草屑,三个月的时光可以是如此沉重的,每一袋都好几公斤。有点苍凉。三个月的生命就在人为的定义下这样被作废。一袋又一袋的死尸。只因为对人类没有作用,所以被判死刑。草屑里头可能还有一些昆虫的家园。也有里头还隐藏了许多我没去过问的秘密。

或许,自己有一天也会像那一袋袋的草屑一样,被社会制度宣判死刑,被除草机理所当然地处理掉。

最后一眼的秘密花园已经面目全非了。或许,下个住客可以发掘这座花园的秘密。

Saturday, August 19, 2006

愿赌服输



被爱情留在原地,不明不白,不甘心。结果只是原地踏步,滞留不前。

你可以继续保有自己的道德与标准,可是爱情的世界不讲理、不讲道德、没有公道、没有法庭、更没有裁判裁定胜负。爱情变幻莫测。没有确定、也无法保证。即使领了结婚证书、就算是立法不能离婚,也不能使得爱情永不变质。

选择了爱情这项游戏,就必须清楚里头根本没有所谓的游戏规则。发生了状况,没有警察能替你伸张正义。既然下了注,就必须意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就必须愿赌服输。

爱情破裂了,未必有胜利的一方,却一定有输的人。即使是输,也不见得必定是输的人理亏。甚至是道义、真理都站在你这边,你还是能输得莫名其妙。你做到了一百分,但在对方的眼里是零分,你也百口莫辩。

是真爱,就该尊重。即使对方是爱情流氓、爱情骗子、爱情寄生虫,如果自己认为那曾是爱,就应该尊重。再多的委屈、再多的不平待遇、再多的亏欠,在爱情面前也是理所当然的。就算自己变成傻瓜也是自然的。因为对手是爱情。

爱情过去了。翻出旧账来计算爱情、开始数落对方的一切、陈述自己的委屈、追究对方对你的亏欠、竭尽所能地为自己辩驳。可是,所有的辩解似乎都让爱情变得很肤浅。

突然有一天,自己被留了下来,没有任何理由和任何解释。对方留下的一片空白在你心里郁积成了结。可是,不管是真实的理由或编织的借口,你都知道自己无法不经过辩解而欣然接受。你更清楚,一旦对方想转换新风景,任何不合理的理由都是合理的理由。你如何辩驳?用所剩的爱让对方走。爱就是你唯一需要的理由和解释。

碰上了爱情流氓,尝试说道说教想让对方回头是岸。可是,再多的道理和正义对流氓来说也是惘然的。即使爱情骗子也有自己的道理,只是你无法认同而已。

事情发生了。追究对错惹来更多的不甘和愤恨。更多的情仇情杀。那已经不是爱了。

不必追问过失。认输、接受事实,才能够找到出口离开。

Monday, July 17, 2006

Colours of Singapore






Everyone perceives the world through their eyes, each restricted to their own shades of colours. We have tried, we have searched in vain, for a medium to bridge our differences but you have to agree that I will never be able to behold the same stretch of blue sky over our heads the way you do, and neither can you share the extent of that blue in my eyes. So close we are, yet, asunder.

寻找1.2公升的感伤

1.和你站在同一片草坪前,我还是一个人。我开始想像你眼里的那一片草坪。我面前的草坪是一片均匀的绿。午后的风掠过,在那里化成一层一层的绿浪,间中白色的野花时隐时现。你面前的绿会和我自己所见的深度相差多少?风不停。我和你各自看着各自的草坪,在同一片草坪前。

2.分着一支雪糕来吃,我说雪糕太甜,你倒不觉得。雪糕顿时索然无味。午后的街道繁忙,眼前的人群熙攘,身后的交通不息,四周却很静。你一个人专心地吃着雪糕,刚好的甜度。过犹不及都把我和你隔了开来。我在盘算。在下一次所有的味觉之前,我要妥当地安排自己不同味觉的味蕾。要让你我所感受到的味觉分毫不差。

3.起先,我没留意到。你停下脚步时,我才听到风穿过空置的铁桶所发出的声响。空空的。在风大的山丘上,我们站了很久。或许你听到了风里流浪的故事,听到了它所经过的风尘、稻田、泥路、树林的声音。我想说我也听到了。可是就算是牵着手,靠在一起,你我的耳腔始终无法叠在一起。于是,你听着你的风声,我想像着你的风声。

4.走出电影院的第13分钟,你才说那是一部很感伤的电影。五官之外的一种感觉,所以我无所适从。我只能看到那感受在你脸上所留下了有关茫然的蛛丝马迹。再不会认为科学世界里绝对的方程式、精确的数字不讲情理、让人厌烦。你的感伤会不会是21公分乘15公分的面积?会不会有3.5公斤的重量?如果电影让你感受到相等于5.6公升的感伤,至少我能知道自己还差1.2公升的感伤才能达到与你感同身受。

5.总在这种时候,距离开始不美。
1999年6月

Summer-ing in Singapore










S
ummering in Singapore.